“难道还能继续撞大运不成?”
“现在京城已经有不少人在暗中猜测和议论此事。也有人开始明里暗里在探究着此人了。”
“所谓有得必有失。”
“那人此举的确以最好的效果替新帝收揽了民心,却也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了。”道衍和尚道。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一亮地看向道衍和尚,问道:“可有人探究到了结果?”
道衍和尚摇了摇头:
“有人怀疑是刘三吾、詹徽、傅友文这三个人,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原本关系并算不上太好的三个人频繁地凑到了一起,早朝上谏臣参奏的时候他们也都不大爱说点什么。”
“不过这个猜测不靠谱。”
“以他们之能,还是不至于让私宅里那位阴沟里翻船的,且若是他们三人之手,陛下也不可能之前毫无察觉。”
朱棣有些遗憾地轻叹了一口气:“那当真可惜了,若是此人能转到明面上来,你我应对起来多少能轻松些。”
道衍和尚却不以为意地抿了口茶。
道:“不论此人有没有浮出水面,但只要大家都察觉到了这么一个人在,对我们来说就是有利的。”
“首先,旁人的好奇心一定会让这个人显形,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再者,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自诩忠心于大明,甚至是只忠心于私宅里那位,只要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不管这个人的身份是什么,只要他是在窃居朱家的江山,此人便是不容于世的存在。”
“尤其是淮西勋贵,最容不得此人!只是我们现在依旧不知道那人到底是以什么手段稳住淮西勋贵的,也不知道淮西勋贵之前是否知晓什么。”
“但如果淮西勋贵之前并不知晓,那么此人的出现,甚至可能引起应天府内里的混乱,这或许可以是出一个额外的收获。”
听到道衍和尚这话。
朱棣若有思索地沉吟了片刻,点头道:“不错!此前只有我们隐隐猜到了此人的存在,如今他为了获取更大的民心而隐隐将自己置于了明面上,便相当于我们会有不少助力!”
道衍和尚提醒道:“况且,我们还有最大的一张底牌!”
“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