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两个哥哥瞪了都没有察觉,嗯,天太黑,他确实没看见。
“娘可还记得前面还有几个村子或是哪个县镇?咱们就是从山里穿过也不是长久之计,总要出来的。”
顾怀仁凑到爹娘旁边说道。
肖云当然知道了,倒不是原身的记忆力特别好,而是对那里实在印象深刻,原身的二叔一家就是在前面不远的县城自卖自身的。
原身家是相邻的忻州樊杨郡的,当年樊杨郡旱灾,他们村子的人跟着其他村一起逃到了这个县,被接收后准备打散到各个村子。
原身的爷爷奶奶在逃亡途中就去世了,剩下原身一家九口和二叔一家三口,两家本就有些龃龉,在之后的路上二叔两口子就经常找茬,然后由原身爹这个作为长兄的做主分了家。
本来就算分家了,在外人看来也还是一家人,当时本是要把他们两家分到一起的,可二叔他们在县城看到有大户人家买人后,觉得县城繁华,不想去到一个陌生的村子重新开始,便直接自卖自身进了那李姓大户人家。
原身爹是阻止过的,也劝了,可对方不但不领情,还觉得是在阻他们前程,冷嘲热讽了长兄一顿,两家人从此也就断了联系。
在肖云看来对方就是想趁机离村人和他们一家远一些,因为二叔两口子就得了一女,在村里属于抬不起头那伙的,原身爷爷奶奶一直想让他从老大家过继一个儿子过去。
原身爹娘倒是同意,毕竟不缺儿子,孩子多养着确实也费劲。
可二叔二婶不同意,他们有自己的孩子,觉得到时候招赘也比养侄子强,毕竟侄子都懂事了,根本养不熟。
之所以卖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村原来有人家把闺女买进大户人家做丫鬟,那闺女后来经常往家送好东西不说,后来还嫁了个庄头做娘子。
他们就这一个女儿,卖女儿肯定是舍不得的,干脆就一家三口一起卖了,想着一起进去享福。
只是他们不懂其中道道,以为不是伺候老爷太太的,就是赶个车看个门,完全没想到人家买人有可能是为了种地。
那个李姓大户人家应该就是趁着有逃荒的流民过来安顿的时候买人的,价格便宜不说,还都是老实的庄稼汉,放到庄子上种地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