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俩心里都明白,这个问题,实际上暗指“宗老”。“宗老”活着的时候虽然很受员工尊敬,但身上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拖欠供应商的钱,跟资本斗的时候手段多样狠辣,跟竞争对手较量的时候也用了些不太光彩的招数,有的甚至让人觉得挺卑鄙。所以,“宗老”虽然走的时候万人相送,但他身上的那些瑕疵也是明摆着的。
赵不琼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提醒他们,公司正式开业后,他们得面对一个“道心”的考验:在商业竞争这么残酷的现实里,怎么才能既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又能顶住生存的压力。
赵不琼的问题,让李一杲再次思考,对“完美的人”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阐释:所谓“完美的人”,并非指人本身无瑕,而是指人不断追求完美的心态。这种追求是持续变化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某些行为可能在他人眼中成了“污点”,但这要具体看谁在评判。
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大部分表现有闪光点,只有小部分有污点,那么经过社会舆论的传播,那小部分污点往往会被夸大十倍,而那些闪光点却可能黯然失色,最终这个人可能变得一无是处。就像司马南那样,他被扣上了“夹头”的帽子,就连他那些符合社会道德观的爱国言论,也会因为是他说的而遭到批判。人们批判的并非他的观点本身,而是因为他这个人,所以无论观点对错,他都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供人发泄。甚至他喝的酒,都会成为批判的对象,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已经屡见不鲜。
那么,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李一杲和赵不琼早就有了答案:那就是不做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而要做“坏人”。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坏人,当他的恶行让整个社会都感到恐惧时,自然会有大儒为他辩护。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杀一人是凶手,杀百人是屠夫,杀百万人则成了英雄,而杀亿万人以灭世者,那就是救世主。”道理都是一样的。
既然社会现状如此,李一杲与赵不琼也深知此理,那为何还要围绕“完美的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呢?原因在于李一杲提出了一个前提,即“盖棺定论”:人活着时选择做好人或坏人,而“完美的人”这一评价,则是死后由社会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