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枪的火力点被迅速清除后,特战一营的士兵们随即紧密配合,和战壕中的日军,展开肉搏战,刀枪交织、鲜血飞溅。
日军虽然反应过来并尝试反击,但特战一营的迅猛攻势让他们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守。战斗逐渐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然而,随着日军指挥官的指令下达,增援部队开始接近。
刘海生的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他知道,日军的反应虽然迟缓,但绝不容小觑。增援部队的到来,他们的援军将改变战局。
很快,日军的增援开始抵达。
在侧翼,一辆装甲车和大队步兵迅速在西侧部署,试图在夜色中恢复防线。
刘海生迅速调整战术,指挥士兵们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反扑。
日军开始利用装甲车的火力压制特战一营的进攻。
在黑夜中,装甲车的机枪火力强大,喷射出的子弹如同暴风雨一般扫过战场。
而日军的步兵也开始逐渐集结,形成了对特战一营的围攻。
面对日军的反击,刘海生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沉着冷静地指挥士兵们进行反击。
“稳住!掩护!”
特战一营的士兵们开始利用黑夜的掩护,使用机枪和集束手雷,进行火力反击。
随着数捆集束手雷精准地击中日军的装甲车,爆炸的火光再次照亮了黑夜。
日军的装甲车顿时遭到了损坏,步兵的反击也在汤普森冲锋枪的扫射下,开始遭遇阻力。
特战一营依靠灵活的机动性和火力优势,成功压制了日军的反扑。
然而,刘海生的心情依然不轻松。特战一营虽然成功击退了日军的反击,但他明白,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日军的增援还在不断涌入,而特战一营的兵力有限,长时间的抵抗必然会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但他们又必须进一步突破,否则根本无法完成陈望交代的任务。
……
……
与此同时,陈望也正通过系统的俯瞰视野,观察着特战一营的突袭过程。
这时,他的俯瞰视野已经延伸至两千米,周围所有日军的部署和位置都呈现在他眼前,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声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