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迅速围拢过来,目光炯炯,手中的相机和笔记本迅速开始工作。
他们纷纷亮出话筒,围绕在陈望周围,似乎每一位记者的眼神中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第一个开口的是一位来自美利坚的记者,他声音坚定道:
“陈将军,关于您最近的战术布局,特别是江湾港口和宝山的战斗,许多战场分析家都在讨论。
您如何看待宝山的这场进攻,特别是面对日军的坚固防线时,您有什么战略安排?”
陈望稍微一笑,站得笔直,语气沉稳道:
“首先,感谢各位的关注。关于江湾港口的战斗,我们面临的是一支顽强的敌军。
而在宝山一线,日军已经布置了严密的防线,他们的防守无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但是,敌人虽然强大,却并非无法突破,华夏的军队,从来不比他们虚弱。”
美国记者听后,快速记下了陈望的回答,继续问道:
“那么,您认为日军的整体战斗力如何?毕竟,他们目前的战术仍然显得相当传统,似乎并没有跟上现代战争的步伐。”
陈望的眼神微微一凝,眉头一挑道:
“日军的战术虽然落后于世界主流,但在战术执行上非常严密,训练有素。尤其是在兵员的调动、火力配合等方面,他们一向有着出色的表现。
当然,正如德意志将领所言,日军的整体装备和战术观念,已经落后了至少二十年。
随着我们装备的提升,战场上有了更多的优势,完全可以通过灵活的战术,弥补当前的不足。”
这番话让记者们都做了快速的记录,其中一位英国记者立刻接话问道:
“陈将军,您提到的装备提升非常关键,但有些外界声音认为,国军高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之前一系列的战斗失利。
许多人认为高层决策不力,甚至有声音称国军高层‘酒囊饭袋’,这是您怎么看的?”
这一问题无疑触及了敏感的话题。陈望的表情一如既往地冷静,沉吟片刻后,他微微一笑,回应道:
“每一场战斗的背后,都有复杂的背景和多方因素。
高层的决策当然会影响战局,但战斗的成败并非由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