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负责人接着发言:“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但目前民营企业在人才获取和留存方面面临困境。一方面,与国有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民营企业在吸引高端人才上竞争力不足,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结构矛盾突出,技能型人才短缺,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人社部打算加强政策引导,出台鼓励人才流向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比如给予到民营企业工作的高端人才一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根据民营企业需求调整培训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同时,推动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唯学历、唯职称的评价标准,为民营企业发现和选拔更多实用型人才。”
刘强中追问:“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方面,如何确保培训内容与民营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人社部负责人回答:“我们将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和对人才技能的具体要求。鼓励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与民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时,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和专家参与教学过程,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工信部负责人发言:“从产业发展角度,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面临诸多难题。部分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在产业配套方面,一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不够,影响了整体产业竞争力。
“工信部将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高校、科研机构与民营企业对接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