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因为多了几句嘴,如今生生错失了这样的机会,不少人后悔当时脑子抽了,竟然会想着附和孙葵芳的话,当时嘴巴是爽了,现在肠子都青了。
她们却不知道,此时还不是最难受的,等将来她们亲眼见识了那些女官们入阁拜相青史留名,那等的风光,那才真是痛彻心扉悔恨入骨。
这件事也让吗,天下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皇太女殿下心眼儿不大,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今后宁愿得罪皇帝皇后,都不要得罪叶清岚。
见识了这些人的下场,满京城都消停了下来,静等着恩科试正式开考。
恩科试考试分了初试和殿试两个环节。
初试由各科主考初步选拔可用之才,最后在选时间在皇帝和文武百官面前进行殿试。
为的就是公平公正,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确定最终能入朝为官的人员,避免有些人口服心不服。
初试分科分考场,因着术业有专攻,所以各科主考都不同,也就互不冲突,同时进行。
原以为能会来参加考试的女子不会很多,毕竟这时代还是比较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大部分人家教养女儿都是女红针黹、掌家理事,家中富足的人家才会培养女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作为陶冶情操的休闲。
但若说参加科举,那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况且叶清岚还将很多贵女拒之门外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来参加恩科试的女子还真是不少。
很多人家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态,也有本着来见见世面的心思来参考的,毕竟这对于女子而言,真是前无古人也不知道后还会不会有来者的机会,十分难得。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纯粹是为了讨好叶清岚,表示对她的支持的。
总之,女子参考人数确实超出了主考官的预期。
但这都不是最让人惊诧的,最让人惊异的是,经史科和工科的考场上,为何出现了苏念真和杨巧的身影?
这俩不是手都受了伤不能参考了吗?
杨巧先不说,虽说是烫伤,好好将养,不影响手部活动的情况下,也许能勉强应付。
可苏念真那胳膊上分明还夹着木板,这样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