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药材的价格下来了,大夫的诊金也下来了。
七月底,江南的早稻成熟了。
大朝会上,景帝让人将江南送来的收成在大殿上同朝臣们分享,沈棠赫然在列。
因着沈棠身份的特殊,众朝臣还为此争论过。
有人说沈棠虽然是侯爷,但是总归是女子,偶尔有事同他们一起上朝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日日也跟他们一般上朝,那可就是不合适了。
为此,景帝还特地私下召集沈棠,询问了沈棠的想法。
沈棠也心中也不愿意上朝,她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这要是日日上朝,那跟前世上班有什么区别。
最后,还是景帝决定,只要沈棠在京城一日,平日可以不用上朝,但是大朝会则需要参加。
“千斤稻实在是我大齐的利器!”
景帝坐在上首,这短短两年,国库粮草已经很是充沛。
虽然国库银钱不多,但是景帝的私库已经颇为丰厚。
沈棠站在那里不说话,但是众人的视线都离不开沈棠。
只要这千斤稻存在一日,宁安侯在朝堂上永远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朝臣也看出来,虽然宁安侯人好似不在朝堂中心,但是朝中一旦有什么大事情,总是绕不开她。
沈棠如今没有空管理朝堂上的事情。
大齐的百姓,在棉被棉布售卖的时候,也体会到了棉花的好处。
如今江南的百姓,家中的田地除了种稻子,还种了不少棉花。
棠记棉坊也为此推出了新的,老百姓可以拿着一定量的棉花来直接兑换棉布或者棉被。
这个获得了百姓们一致的支持,棉花在大齐逐渐传开。
棉织品的普及,受到冲击最大的还是那些绸缎生意的商人。
许多绸缎老板,也都纷纷改行做棉花生意。
但是最大的棉布商背后是宁安侯,所以许多商人做棉花生意,在价格上只能保持跟棠记差不多。
甚至要比棠记更低,因为同样的价格,老百姓则更加喜欢去棠记购买。
如今大齐百姓只要家中有田地,就能吃饱饭。
沈棠上书建议,由朝廷管控粮食价格,规范粮商售卖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