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7)页
期的半地穴式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差异。
    3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代表,其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村。
    大汶口文化中的狩猎工具颇具特色,其中长6至10厘米的骨哨均由一截禽类的骨管制成。骨哨内部还可插入一根可移动的肋骨,用以调节声调。聪明的猎人巧妙地利用骨哨模拟鹿的鸣叫,吸引异性鹿,从而伺机进行诱杀。这种独特的狩猎方式显示了当时人类对动物习性的深入了解和高超的狩猎技巧。骨哨的制作工艺也相当精细,需要对骨管进行准确的切割和打磨,以确保发出的声音逼真而有效。
    大汶口文化的遗存十分丰富多样。考古发现包括墓葬、房址、窖坑等。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其中有一个普遍的风俗,即随葬獐牙,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此象征财富和地位。这些随葬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和对财富的重视,也展示了社会中存在的等级差异和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
    出土的生活用具种类繁多,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这些器皿分为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其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有序,展现了高超的制作工艺和审美水平。这些彩陶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艺术的载体,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在生产工具方面,大汶口文化拥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其中,骨针的磨制尤为精细,体现了极高的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这些先进的生产工具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们使得农业生产、手工业制作和日常生活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认识,更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它是研究父系氏族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化遗存,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大汶口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勾勒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发展的脉络和图景。
    二、部落和部落联盟
    部落通常由若干个
第(4/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开局被女帝带走,小青梅都急哭了穿越民国成特工,系统伴我很轻松矜贵权臣追妻火葬场时,我已入宫封后通玄塔苦修赎罪三年,和离后全家悔哭了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她发疯,他兜底,团宠谁都惹不起诸天皇帝聊天群逃荒种田,炮灰一家手握系统赢麻了重生1985:青梅非我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