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8)页
    东汉末年,那是一段黑暗而又动荡的岁月。朝堂之上,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把朝政搅得乌烟瘴气。卖官鬻爵成风,只要有钱,就能买到官职,真正有才能的人却报国无门。底层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繁重的赋税、严苛的徭役,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一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爆发了。头戴黄巾的起义军如潮水般涌来,他们高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试图打破这腐朽的世道。
    然而,黄巾起义虽然给东汉朝廷以沉重打击,但也没能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各地豪强纷纷趁机崛起,他们拥兵自重,形成了一个个割据势力。袁绍占据冀州,兵多将广;袁术在淮南,自恃出身名门,野心勃勃;刘表坐拥荆州,据守一方;孙策、孙权兄弟则在江东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在这乱世之中,曹操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和远大志向,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传奇。他的故事,充满了热血与激情,智慧与谋略,让人不禁为之赞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操的世界,探寻他在乱世中称雄的传奇经历。
    一、崭露头角
    曹操出生在一个颇具争议的家庭。他的父亲曹嵩,是东汉末年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在宫中历经四代皇帝,权势极大,曹嵩也因此沾光,官至太尉。但这种宦官养子的身份,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眼中,是不光彩的,曹操也因此受到不少人的轻视。然而,曹操并没有被出身所束缚,反而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逐渐崭露头角。
    年轻的曹操,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性格。他聪明机智,喜欢读书,尤其对兵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常常手不释卷,研读《孙子兵法》等经典兵书,为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还喜欢结交各路豪杰,与他们畅谈天下大事,在这个过程中,曹操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公元174年,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作为东汉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云集。治安情况十分复杂,历任北部尉都不敢得罪这些权贵,导致洛阳北部治安混乱。曹操上任后,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他命人打造了十余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宣布“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第(1/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洪荒:从愚公移山开始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非洲创业实录第一秘书重生后,我活成全家高攀不起的样子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玄幻:血脉觉醒后,他一剑掌天下从一本书开始的修仙之路书穿小炮灰,务必改写好结局精灵,可我是个培育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