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长史所言谁人?”
    郭孝恪说道:“故温县令陈君范,襄国通守陈君宾之同产兄也。君范虽已迁任,他在温县的故吏却颇有之。是不是可以从其故吏中选三二人,令往刘仪同军中,到了襄国后,向陈君宾备述将军在河内的仁民爱士之风,或许可以劝降陈君宾?纵不能当即劝降,也可乱其心矣。”
    南陈灭亡以后,从后主陈叔宝到长安的其族宗室达百余人,起先,他们都被杨坚发配到了陇右和河西各州,各给田业以处之;但杨广继位后,因杨广绝爱幸陈后主的第六个女儿,此女名陈婤,是杨广在大业二年纳的贵妃,——再加上杨广亦有意起用山东、江南的士人,以制衡关陇贵族,遂杨广便召陈氏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由是陈氏子弟并为守宰,遍於天下。陈君范就是那时出任的温县令,陈君宾也是那时出任的地方,初亦为令长,后迁的襄国通守。
    陈君范如果现还在河内,让他去招降陈君宾,自最为合适。
    但陈君范已迁转别处,用不上他了,那换个思路,遣他以前在温县的亲近故吏,比如他的主簿甚么的,让去与陈君宾见上一见,也确实是个可以一试的办法。毕竟是陈君宾嫡亲兄长以前的亲信之人,陈君宾一则也许听陈君范在信中提到,二则说的话,他也相对的会容易相信。
    反正这不费些什么,既是郭孝恪提的建议,李善道就从善如流,笑道:“长史此策大佳!便令温县,举陈君范素所亲信吏数人,送往我贤兄军中,供我贤兄驱用。策若可成,长史之功。”
    就当天,郭孝恪亲写了呈递李密的捷报,向李密提出了“与其渡河南下,不如西南取渑池”的建言,写好后,李善道看罢,补充上了人事任命上的一条意见,“保举高曦为河内通守”,然后与他联名署之,落上两人的印章,即遣人送去洛口城。
    给温县的令,亦当天传下。令到温县,吏员选好,由驻军遣兵一伙送往武安,不必多言。
    只说把给李密的捷报送走之后,李善道又给刘黑闼回了一封书信。
    首先表示了自己的态度,赞成刘黑闼“接着用兵襄国、赵郡”的这个建议。
    继而,告诉刘黑闼,虽按他的估计,李密当是会能接受“用兵西南”此议,因为李密的兵力,比王世充等多,李善道即便支援过去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成捕快后,我靠练功在武林杀疯了穿越女毁我全家,重生夺空间粮满仓渣夫带青梅产检,辛小姐离婚独美逼死原主你哈哈大笑,医妃登场你生死难料俞先生,你可以再混蛋一点贬妻成妾:改嫁王爷后苏小姐赢麻了苏清梦修雁白染指癌症晚期,恨我入骨的老婆后悔了剑神至尊杨小天杨重美女助教给我生三娃,全校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