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阴是薛万彻其家所在,路经汾阴时,李善道特令其兄薛万淑与其族兄薛收回家了一趟。
却这薛万淑,是薛万彻的长兄,本仕隋为军府将领,后潜归还家。李善道兵入河东,汾阴被王须达、王君廓打下后,薛万淑被送到了李善道军中,归附了李善道。
薛收,与薛万淑、薛万彻同族,但与薛万彻父子兄弟多以武功见长不同,薛收是被杨广杀掉的大诗人薛道衡之子,出继给了他的从父薛孺,与他的一个族兄、一个从子俱以文采出众,号称“河东三凤”。因为他的亲生父亲是被杨广冤杀的,薛收与隋势不两立,不肯出仕。听说了李渊起兵之后,他原本打算投从李渊,但被尧君素知晓。尧君素於是囚禁了其母,薛收无奈,被迫到了蒲坂。随着蒲坂城破,薛收不论甘愿不甘愿,遂也被李善道辟用为吏。
这些,无须多说。
只说到了汾水南岸,王须达、王君廓、王君愕、王敬之等赶到岸边迎接。
争於王须达之先,王君廓向李善道禀报近期的战果:“大王,汾水两岸的渡口和龙门东渡,都被臣部和王柱国部打下了!就在昨天,姜宝谊这鸟厮不认打,令阳屯领兵四千出龙门县城,试图夺回龙门东渡,臣略施小计,先是亲往迎斗,继而佯败,引得阳屯追击,然后伏兵四起,哼哼,将这小东西杀了个人仰马翻!他灰溜溜地逃还龙门去了。”
说到这里,他瞧了王须达眼,有点不满意,又有点抱怨地接着说道,“战前,臣与王柱国说好,阳屯部如果败走,王柱国部就从后夹击,以务将阳屯部全歼。要不是王柱国部没能将阳屯部的退路截断,把之堵住,阳屯这小东西,昨天臣就能将他擒杀,献与大王了!”
阳屯是陇西郡人,与李渊其族同郡,亦是李渊起兵时的元从,是最早的几个统军、副统军之一。其人现在姜宝谊军中,任为姜宝谊的副将。
王须达不料王君廓当着李善道与诸将的面,直言指责自己,既是尴尬,又是恚怒,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才刚起来的身子,赶忙又行军礼,解释说道:“大王,非臣昨日作战不力,实是阳屯狗急跳墙,这厮突围之时异常迅猛,臣部主力又守在龙门东渡,故没能将其截下。昨日此战的具体情况,臣已报与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