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神奇的地方,李富贵精心挑选并放养了两种最美的海螺——凤尾螺。凤尾螺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最漂亮的贝壳”之一。它们的壳长可以超过30公分,具有令人赞叹的光泽,形状如同纺锤一般优雅。其螺旋部高耸尖锐,占据了整个壳高度的近半部分,呈现出尖锥状。壳表面呈现出鲜艳的黄红色,并布满了黄褐色或紫褐色的鳞状斑纹和精致的花纹,因其形似凤尾而得名。
凤尾螺以棘冠海星为食,这种饮食习惯使得它们成为保护珊瑚礁的重要卫士。棘冠海星对珊瑚礁造成了严重威胁,但凤尾螺能够有效地控制其数量,维护着珊瑚礁的生态平衡。
当凤尾螺在珊瑚礁中游动时,它们的存在不仅增添了海底世界的美丽,也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创造力。这些美丽的生物在珊瑚礁的庇护下,与其他生物共同构建起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另一种是鹦鹉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会游泳的海螺。成年鹦鹉螺一般16到26厘米,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鹦鹉螺头部的构造也同乌贼十分相近,口的周围和头的前缘两侧生有许多触手,但触手上面没有乌贼所具有的吸盘;鹦鹉螺可以借由水流不断通过身体的外套膜,然后经管状肌肉本身以及身体膨胀软件而喷射往后方推进游行,被海洋生物学家称为汪洋中的喷射推进器。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在仿生科学上也它占有一席之地。被解剖的鹦鹉螺,像是旋转的楼梯,又像一条百褶裙,外壳由横断的隔板,分隔出三十余个独立的小房室,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间)房室就是动物体居住处。当动物体不断成长,房室也周期性向外侧推进,在外套膜后方则分泌碳酸钙与有机物质,建构起一个崭新的隔板。在隔板中间,贯穿并连通一个细管,得以输送气体(多为氮气)进到各房室之中,这样就像潜水艇似的,掌控着壳室的浮沉与移行。这正是开启潜艇构想的钥匙,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