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则只是摆手,在这里吃了一顿高粱红薯蘑菇腊肉炖的烂稀饭,然后就拿走了自己寄存在这里的一面镜子,离开了这里。
走之前,李俊又看了一眼周围的村子,不少人都在和他打招呼。
今年的年景,也很不错啊,老西家的猪都能留来自己杀了,等到年底,他家今年一年就不愁肉吃了,那头猪得有三百斤吧,去掉骨头,剩下的都能吃,天天都有肉吃。
熬过今年,来年就是好日子咯。
要知道,放在以前,他家是不能杀猪的,养的猪都得卖出去补贴家用,不然全家都得冻死,而且也养不到这么肥,得亏了今年的炭价格便宜。
李俊这么想着,将目光收了回来。
大家的日子都在变好啊,希望明年会更好吧。
于是,他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肚子吃饱了,该去见那个教习了。
其实不一定非得在老西家吃一顿的,但他有种‘预感’,觉得不吃的话,可能会有点问题。
不知道预感是哪里来的。
但是,自从那一天屠戮百神的雨夜之后,李俊就时常会生出这种预感,每每他顺着这种感觉去做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发生好事,或者规避掉坏事。
久而久之,他也就养成了顺从这种预感的习惯,今天也是如此。
离开了村子的李俊,花了一个时辰左右,一路小跑,来到了内城和外城交界的一处城墙。
城墙下面支着许多的摊子,还有一些挤挤挨挨的木棚子,都是民居。
沧州外城人多,自然拥挤,很多犄角旮旯的地方都会有人建房子,反正也没个规划,大家全靠自己争抢,为此还时常爆发各种各样的冲突。
人们随心所欲修建房屋,完全无视别的建筑,街道和小巷子杂乱无章地交织在一起,互相纠结,远看如同蜘蛛网一样。
混乱,但混乱之中,却井井有条。
因为,在这一团乱麻之中,其实早就已经通过暴力或者别的什么,构建了一套独属于这种混乱的秩序,是这里的‘风俗’。
在一间小房子里面,李俊见到了那位教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