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权贵、豪族不欢迎楚军到来。
在大楚,士族豪族控制了大部分力量,
赵王损害他们的利益,这极大的动摇了地方豪族归附之心。
这种大局不利的情况,直接反映到了正面战场之上。
徐州两淮地区,中原楚军不再势如破竹,似乎陷入了战争泥潭。
---------------
帝都洛阳。
牡丹池。
牡丹池千丈,碧水埋万骨。
这里有一座牡丹府,昔日是裴温的府邸,如今是崔家的府邸。
自从招了崔中书当女婿,崔家势力肉眼可见的强大。
在朝堂上,右丞相崔中书比起左丞相商师成,不知强势多少倍。
面对各种军务、官务、民务的难题,崔中书干净利落,总能给出最好的意见,
右丞相既有盖世才华,又敢于直言,这使得大楚中枢,频频做出合理的政策。
这些行为在洛阳立竿见影,如今的帝都洛阳,进入了极盛时期。
其赋税银两的收入,是圣昌皇帝二十年的五倍,粮食产量更是提高了近三倍。
如此鼎盛的王朝,如此锐利的丞相,崔家势力如今旺盛如火。
牡丹池水榭。
这是崔中书到来之后修缮的,内中清一色的漆木,各种名贵物件,琳琅满目。
此刻水榭大屋里,坐满了五姓望族的官员,大大小小都有,足足几十人。
正当屋内交头接耳时,水榭长廊,一道不耐烦的声音传来了。
“倾心,怎么回事?本相现在管两线粮食,还要监督改革吏治,一天焦头烂额。”
“相,相公,父亲已经来了,多少给点颜面。”
崔家女美眸中带着惊慌,她现在心思全在相公身上,死心塌地,连名字都改了。
崔中书身上带着武川镇对女子的平等,
他让倾心参与了很多事务,府里的一切银钱他都不管。
田产、铺位、各种官员礼物,崔中书也全交给倾心负责。
对方知书达理,人情世故,礼仪往来比崔中书还到位,北疆大政官很放心。
他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政事上,毕竟大楚朝堂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