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风光,天地相接。
金色的阳光,浸染着茫茫无际的北塞。
夜幕即将来临的黄昏,一支庞大的草原部队,敲敲打打,来到了河原大营。
这支部落乱糟糟的,有骑马牧人,有牵牛放羊的奴隶,还有拖家带口的草原族民。
当然,更有十七营的战旗,在风中起伏,猎猎作响。
李信跟侯莫陈崇等人回来了!
薛延陀部当了孙子,眼看赵国数支骑营要来了,
帖木伦壮士断腕,派遣几万奴隶跟牲畜,名为攻击实为送财,拦截了赵军十七营。
大孝子也没办法,十七营毕竟三千人,七八万骑兵要逃,拿什么留。
何况帖木伦也够意思,还给那么人口、牛羊牲畜,
十七营一大堆点子王合计合计:得了,走吧!
这不走不要急,一走吓一跳。
部队来到河原地界,大伙都懵了。
此刻,十七营武川子弟,关注的重点,
已经从帖木伦那个逃兵,换到河原大营的盛况。
河原。
这个最早因为楚国五十万北伐军战败而闻名的地域,
此刻旗帜就像稻草一般,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营地沿着牧马河,一路向前,他们甚至看不到尽头。
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兵马,就像变戏法一样,一座座军营拔地而起,一队队兵马鱼贯而入。
远方,地平线竟还有号角响动,似乎赵国又有宗族带兵马来了。
赵国有这么多宗族兵马?从哪个旮旯里冒出来的。
三个臭皮匠一路策马而来,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眼睛。
短短十几天,整个河原的赵军,恐怕已经膨胀到四十几万了。
战旗之下,鼻涕虫跨坐西域宝马,张大了嘴巴,惊愕的道,
“少……少将军,咱家现在这情况,你随军……多少有点不合适了吧。”
玉器岂能碰瓦砾?
如今武川镇势力已成,赵王周云成了新的北方霸主。
以后大楚的边患就不是突厥了,是武川大赵。
李信这个少主,硬算起来,已经是天下最尊贵的几人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