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吧,刘忠武的战法很对。玉璧城险峻,墩台马墙很多,前期是要慢点。”
“现在天寒地冻,各部辅兵后营,要重点建设营地避寒。柴薪之物,一定要监督到位。”
“臣明白,这些事一直抓的很紧,尽量降低非战斗减员。”
……
阴山脚下,牧马河有一处急弯,
这里夏季水草丰美,冬季也能凿冰取水,算是个不错的草场。
赵王行宫,就在这处牧马河弯内,
这里远离玉璧城,相对宁静,
只是北伐赵军的阵仗太大了,
大漠的尽头,
偶尔会隐隐约约传来赵兵的吼叫声,
还有那响彻整个玉璧山战场,如闷雷般的碰撞巨响。
赵王行宫外,大军云集,军营占地也不小。
可在行宫栅栏之外,顶风冒雪的华裘等待者,络绎不绝。
每日,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各个宗族掌权者来拜访,
尽管已经过了河原会盟,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宗族子弟赶来玉璧战场。
他们不是赵国宗族,而是楚国州郡门阀子弟。
自古豪族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在楚国势力不小,但赵国同样会派遣旁支庶系前来。
这种事在历史上多有发生,总之一句话,只要哪方势力有夺天下可能,
那必然是各方豪强都会投资,天下附庸者,云集响应。
除了各豪族之外,另一个庞大群体,就是商户商贾。
北狄入侵,对赵国的生产影响是巨大的。
很多赵国商品,尤其是大宗货物,不少断销的路线,必须重新找买家。
不过好在,赵国的东西,真材实料,技术也相对完善,
整体来说,无论是冬衣、夏衣、大车、兵器、牛羊牲畜……等等,商品的竞争力都很强。
只要它的中间过程,没有太多损耗,赵国的商贸很快就能再起。
至于各国的封锁,封建王权对乡县一级的影响力,远没有宋朝之后大,
赵国的商品麻烦了一点,但依旧能出去。
何况,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