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此刻,最为关键的便是如何保持士卒们高昂的斗志和战斗热情,绝对不能让他们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就此熄灭。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渊决定采取一个无奈之举——恢复军功授田制度。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想要通过立下战功来获得田地的难度将会大幅提升。
毕竟,随着麾下士卒越来越多,但土地就这些,物以稀为贵。
因此,只有那些真正拥有卓越军事才能、英勇无畏且能够屡立奇功的士卒才有机会获得这份宝贵的赏赐。
要成为牙兵(五百亩永业田,无需耕种,以七日为一周,每周五日需要在龙骧府衙门当差,沐休两日,父死子继!自备甲胄刀兵战马!)也就是亲兵,需要斩将,夺旗,先登,只要完成这三样,不需要从辅兵战兵一路升,直接成牙兵。
其中先登,只要队中一人登城,全队皆升,仅前十队。
而成为府兵(龙骧府登册军户,战时为军,闲时为农,半月一操,自备甲胄刀兵战马!)也就是战兵,需要斩五级(五个头)升府兵。
辅兵也就没有那么多要求了,战时拉去填线,闲时拉去屯田,只要是无地之人或者是流民乃至降兵俘虏罪犯都可以去当辅兵(参考宋时的厢军)。
与此同时,那曾经被搁置许久的“拔队斩”制度也得以重新启用,但此次却对其适用对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队长及其以上级别的将领方能享受此项特殊保护政策。
为此,李渊还特意制定了一项新规定:若能成功夺回将领的遗体,则相关士卒可以免除罪责。
如此一来,既为那些身处绝境的士卒开辟了一条生路,又避免了敌军刻意针对将领展开攻击,从而引发全军崩溃的恶果。
在李渊心中,军队始终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麾下幕僚们怎样劝阻,他对待士卒的态度始终无比认真。
时光悄然流转,当工匠们精心打造攻城器械之时,不知不觉间便已来到了次日清晨。
李渊稳稳地站立在用泥土堆积而成的观战高台之上,极目远眺。
只见前方阵列之中,一队队士兵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