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盛挠挠头:“可咱不懂调胭脂啊?”
林早早笑了:
“这不难!城里不是有个老药铺?
里头的掌柜懂香料药材,咱们去学学怎么配颜色,再雇几个手脚麻利的妇人,手把手教她们做。”
林早早和林大盛在城西的巷口盘下间小铺子。
屋子总共就两间,外头摆货,里头当作坊。
墙皮有些地方都掉了,两人花了几天时间,刷了层白石灰,又在门口挂了块红绸子当招牌,上头歪歪扭扭写着“巧妆阁”三个大字。
店里靠墙摆着两排木架子,上头整整齐齐码着胭脂盒子、香粉罐子。
胭脂有桃红、杏红、玫瑰红好几种颜色,用小瓷瓶装着,盖子上还刻着花。
香粉是白生生的,装在带花纹的纸盒里,打开就能闻到股淡淡的花香。
柜台后头支着口小炉子,是熬制胭脂膏用的,旁边堆着装花瓣、香料的陶罐。
虽说地方不大,胜在干净敞亮,远远就能闻见股甜丝丝的香味。
林早早站在柜台后头,兴奋地搓着手问:“二叔,你看咱这铺子能行不?”
林大盛挠着后脑勺,眼睛盯着架子上的胭脂盒子直犯嘀咕:“我哪懂这些玩意儿,只要能进账银子就是好买卖!”
没想到开张头一天就来了好几个主顾。
隔壁绸缎庄老板娘一进门就被桃红色胭脂勾住了脚,摸着瓷瓶直咂舌:“这颜色真鲜亮,跟外头卖的完全不一样!”
几个来凑热闹的小娘子也跟着围过来,你挑香粉,我选胭脂,叽叽喳喳吵得铺子都热闹起来。
其实这些胭脂水粉都是林早早照着上辈子的记忆捣鼓出来的。
那会儿她当林家大夫人,整天在后宅闲着没事干,就爱倒腾这些瓶瓶罐罐。
听说城西老药铺的掌柜懂药材,她厚着脸皮去了好几趟,跟着学认香料、配花瓣,熬坏了多少锅才琢磨出现在的配方。
看着客人抢着掏钱,林早早心里直乐,总算是没白下功夫!
林大盛抱着林早早原地转了两圈,胡子都笑得翘了起来:“二十两!我没想到一天能赚这么多银子!”
林早早被晃得头晕,好不容易站稳,就见二叔突然啐了口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