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了一段时间,她想起给宋恬重现张罗亲事的时候,才发现当初亲厚的人家对自己都客客气气的,闲聊天还罢,一说起亲事就找了各种借口推拒了。
马氏以为大家嫌弃宋恬是和离的,可宋恬并没有和王渊之圆房这件事又不好大庭广众来说。
后来让宋恬也没想到的是,她不禁嫁不进高门贵族,连一般五六品的官宦人家也没人肯娶的,最后在家中蹉跎了五六年,二十多岁的时候才嫁了一个鳏夫,好在那个鳏夫还不到三十岁,还是个七品的大理寺评事,也算是末流的小官之家。
她的亲事不顺利,倒是宋惜在宋昌的安排下,顺利的出嫁了。
宋惜很珍惜这门亲事,一边拦着孙姨娘找宋昌提要求,一边做针线备嫁,终于在四月底顺利的嫁了出去。
马氏只给她草草准备了一副嫁妆,松松散散的装了二十四抬,与宋恬的根本没法比。
气得孙姨娘找宋昌哭诉,可马氏根本不听宋昌的话,甚至又把宋昌拿出来的银钱昧下了一半。
虽然孙姨娘是亲生母亲,但她这身份是不能帮宋惜置办嫁妆的,只能无奈吞下了这口气。
宋昌也无法,只将自己收藏的书画古籍,并几件笔墨纸砚拿出来装了一箱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但这一箱东西却能抵得上马氏准备的那些。
宋惜很感激,只说会好好保存下来。
宋昌叹息一声,“若是……拿出变卖了也行,只不要贱卖,这其中的每一样都值二三百两银子。”
宋惜顿时觉得这一箱子太贵重了,里面足足装了十六件,那岂不是三四千两银子?
“不要声张,和你那些书籍放在一处,别让人看出来。”宋昌又不放心的叮嘱道。
宋惜忙应了一声,“父亲放心。”
虽然宋昌没有什么宏图大志,但对子女的关爱不假,对宋惜更是多了几分怜惜,可怜她小小年纪在马氏手中讨生活。
至于对宋辰安和宋恬,他说不过马氏,便只好撒开手让他们随马氏的管教。
婚事尽宋昌所能张罗起来,照旧比宋恬的差很多,但宋惜没有任何怨言,而周家是知礼人家,就算有不满也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