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说的大奖是影帝影后或者最佳导演。
毕竟《天注定》的场刊评分也很高,足足有30,给个大奖,大家都不会有任何争议。
李元青摇头道。
“我说了,我的评判标准是艺术水平,我可以很明确告诉你,我不喜欢贾科长的《天注定》,我是华国人,电影改编的几个故事,我也有所耳闻,真实情况与电影内容有较大偏差,他这么拍,我不认同。”
帮忙撕奖是同为华国电影人的情分,但若真让《天注定》拿了大奖,李元青觉得良心过不去。
雅各布讪讪一笑。
“你是评审团主席,当然是你说了算。”
其他也有好几部不错的电影能引发李元青情感触动。
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索伦蒂诺的《绝美之城》、史蒂文·索德伯格的《烛台背后》
以及河濑直美极力推荐的《如父如子》。
这片子真的很“是枝裕和”,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他的风格,探讨日本底层民众的亲情伦理关系,这种家庭关系就是他的拿手好戏。
这些能否拿奖都在模棱两可之间,只要后面观看的电影没有超过它们的,就可以把奖项颁给他们。
不过有一部电影,几位评委都达成一致,该给最佳导演。
那就是墨西哥导演阿玛特·伊斯卡拉特,他执导的《赫利》虽然场刊评分只有16分,处于参赛电影的垫底,可他触目惊心、毫不妥协的镜头展示了墨西哥的社会暴力,这份远离学院派的工整,在自我表达空间里肆意翱翔的导演天分让大家都为之惊叹。
李安提到此人说道。
“元青,你应该会很欣赏他,你们都是导演天才,他还没有经过学院的专业学习,这种超高的艺术天赋,让我这个老人家都有几分嫉妒了,后生可畏啊。”
“你也是天才,我成长的道路上也认真学习过你们的电影,没有你们探索前路,我们又如何少走弯路呢,是这个时代够包容,才让我们能在同一片舞台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