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获新知明思悟,后起之秀人才出。
在我进到屋里,坐在桌子后的女生一眼就认出了我,她知道我是对面店里的同行。在热情招呼我坐下后,又是给我倒茶又是给我递烟的。
看着面对这瘦到皮包骨的姑娘,一米六的身高,感觉随时一阵风都能把她吹跑,五官清秀,但是眼睛却带着丝丝的魅惑,如果她不笑的话,有着一种黑暗系冷艳的美。
在自我介绍后,得知她叫“右右”,居然也是个00后,这前天刚碰见一个于莹00后,这会这右右又是个00后,这现在出马圈子里,都开始这么年轻态了么!
有了之前对于莹轻视的教训,眼前这右右的傻笑,让我没有起轻视之心。从她背后墙上挂的那套萨满服来看,这是走老传统的出马仙,给人家破关跳神的那种。
在与这右右交流中得知,她也是有传承的老香根,她接的是他爷爷传下来的堂口,她家给人看事走的是捆窍,不是单纯捆嘴窍的那种,而是捆半窍,甚至是捆全窍。
她对我这种给人写词看卦的方式很感兴趣,表示在之前没有见过。我俩相互之间交流着一些心得,由于是初次交流,我俩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便聊起当下出马圈子的现象。
现在出马仙的大体的两个流派,就是看给不给人跳神破关了,跳神的称为武堂口,不跳神的称为文堂口。这种说法并不严谨,但这却是眼下,给很多小白们分辨的依据了。
现在的出马圈子的乱,不单纯是太多人的乱入,还有更多乱是因为对于理解的乱,出马仙文化的乱。
因为出马仙没有像道家,佛家,都有着完善的文化体系,可以让后世的进行查验、学习、追溯。出马仙,更多是师傅带徒弟,或者是家里老辈人带新人,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来进行所谓文化的交流。
在这种文化的交流中,其文化的主要来源多是故事,各种层出不穷的故事为蓝本。这些故事大多不具备参考性,不单单是人云亦云的传说,更多的是脑补和想象。
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理解的内容,想办法揉进出马仙的文化里,这就使得出马仙的文化五花八门。以至于现在的出马仙圈子里常说的,“一家一个令”,因为不这么解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