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已经按照太国舅之前的指示,通知了各大世家商队,让他们尽快选派代表,前往余杭府等候调遣。目前各家商队都已积极响应,代表人员也已准备就绪,只待府里一声令下,便可启程出发。”
郑元璹也点了点头,他接过话茬,语气平和地说道:“崔主事所言极是,眼下大唐各地都人手紧缺,尤其是红河三角之地,更是急需人手去开荒,天竺是目前我们唯一能大量获得劳力来源的地方。
毕竟从天竺招募劳工,实乃利国利民之举,各家商队还能从中获得不菲的利益,因此各家都十分积极。”
李秀宁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他们的分析,她目光转向郑元璹,继续问道:“至于第二件事,舅舅在电报中提到,要派遣释道儒三家代表前往天竺,此事你们又是如何看待的?”
郑元璹闻言,神情变得郑重起来,他缓缓说道:“派遣释道儒三家代表前往天竺,推行教化之事,属下认为,此乃高瞻远瞩之举,意义深远。”
他略微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解释道,“太国舅在电报中也提及,大唐要真正统治天竺,仅仅依靠武力征服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从文化和思想上,彻底征服天竺百姓的心。”
“天竺之地,宗教信仰繁杂,各派林立,百姓的思想观念也与我大唐差异巨大。若不加以引导和教化,恐怕难以真正归心。而释道儒三家,乃是我大唐文化的精髓所在,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足以教化人心,移风易俗。”
郑元璹语气诚恳,目光中充满了对窦乐策略的赞赏,“派遣三家代表前往天竺,正是要以文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天竺百姓,让他们逐渐认同和接受大唐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隔阂,实现真正的融合。”
崔君肃也接口说道:“郑先生所言极是,属下也认为,文化教化乃是治国之本,尤其是对于天竺这等文化差异巨大的异域之地,更是至关重要。若是能够成功推行教化,必将事半功倍,为大唐在天竺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秀宁听完两人的分析,沉吟片刻,再次开口问道:“既然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