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也必须裹上毯子才会不觉得冷。
    然后,杨大知县又开始琢磨着社学具体该怎么搞起来。
    搞社学,不是说光有教材就行的,毕竟整个宁阳县里就没有几个识字的,光有教材也没什么蛋用。
    可是要让杨大知县亲自去讲课,杨大知县又实在是做不到——大明时期的孩子们要学习的内容,跟杨大知县小时候要学习的内容完全不同,杨大知县懂得水池里同时放水接水,却不懂八股文该如何破题如何束股,而大明朝未来的科举却又必然会考这玩意儿。
    所以,现在摆在杨大知县面前的问题就是上哪儿弄两个苦力来宁阳县当老师。
    找朱标?
    找朱标肯定是不行的,毕竟两人从来没见过面,杨大知县也不太好意思直接空口白牙的找朱标要人。
    找朱重八?
    找朱重八倒不是不行,问题是老朱现在连那些不识字的老百姓都能抓去当官,手底下必然也是极度缺少人手。
    暗自琢磨半晌后,杨少峰杨大知县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找不到读书人当苦力。
    而除了教书先生的问题以外,杨大知县所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百姓是否愿意让孩子进学读书。
    凭心而论,按照中原堂口百姓对于读书的一贯重视,杨大知县原本应该是不需要为这个问题而犯愁的。
    但是在真正见识过春耕、夏播夏收和秋播秋收以后,杨大知县就彻底改变了想法。
    让自家孩子读书固然重要,可是跟读书比起来,让一家老小能够活下去显然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如果是两三年以后,杨少峰相信宁阳县的百姓不会在乎是否缺少一个半大孩子做为劳动力。
    但是现在的宁阳县不行,短短半年多就经历过一次旱灾、一次蝗灾外加一次秋收大豆前暴雨,宁阳县的老百姓现在更关心地里的收成问题,缺少一个半大孩子做为劳动力,往往意味着粮食的收成会受影响。
    这是老百姓们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
    毕竟,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去谈读书,人要是没了可就万事皆空。
    除非杨少峰利用自己在宁阳县的威望,强行让百姓送孩子进学读书。
    可是在暗自琢磨一番后,杨大知县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无限穿越,只为破界锤作者!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天衍凰妃:凤逆天下机缘巧合肖迎春大唐:贞观二年,让李二取消攻打突厥姐妹嫁一夫,我掀翻整府和离改嫁开局小姨子陷害,反手掠夺太阴之体外室独宠?退婚另嫁世子爷请自重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