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谨烨美滋滋给他哥乾元帝报喜;我打下一大片平原,那里能种粮食!
魏谨熠看着越来大大齐舆图,与其建立都护府,不如封一个藩王。
虽然以后有自立为王的风险,它还是在老魏家人手里。
人选当然是就选了亲弟弟魏谨烨,最起码三代以内不会跟他这个皇帝离心。
至于以后,那就看弟弟怎么教育后人了。
魏谨熠也痛快,把亲弟弟封做唐王,基辅罗斯改名叫唐国,成了大齐藩王属地。
陈景铭那时候才六十岁,看到魏谨熠有如此魄力,佩服不已。
这些年里,陈景铭送走了父母,送走了岳父母。
送走了魏启皇帝,章皇后,还有一些至交好友。
皇帝陵墓,陈景铭让人把魏启在位时主持编纂书,让人抄录在丝薄上,葬入皇陵。
陈景铭想着,也不知道千年以后,承庆帝会不会被挖出来。
魏谨熠驾崩时,陈景铭九十岁,大齐沉淀一百多年,到达鼎盛时期。
这些年间,权力交替,势利更迭,陈家在权力中心始终不倒。
不为别的,陈景铭还活着,大齐没有一个地方敢谋反的。
这六十年,半岛,安南,蒲甘被收拾的服服帖帖。
陈景铭知道,这些地方除非是大齐乱起来,再起新的政权才有可能分裂出去。
大齐立国才一百五十多年,还有一百年多年时间,足够人心归顺。
陈继铭比陈景铭大六岁,现在快一百岁了。
凤翊,公孙雷,郭凤仪,宋破军,宰父信,就连太叔琰,柏冰等人都走了。
赵楠跟云瑶也走了,韩梦舟,小九,也走了。
顾峥,顾凛,赵坚,张蒙等人也走了。
都活到八九十了,岁数也不小。
陈弈铭身体不如两个哥哥,如今拄着拐杖走路,还走的颤颤巍巍的。
陈景铭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这么能活,人都说杀的人多,折寿,他年轻时候可是下令屠杀百万人,只多不少。
可是他却活到了徒孙做皇帝了,四代帝王,四朝元老。
又过了二十年,陈景铭一百一十岁,魏谨熠孙子登基。
五代帝王,历经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