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教授微笑着站起身来,说道:“你放心,这是为了推动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也是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张启也站起身来,连声向饶毅教授道谢。
随后,饶毅教授带着张启离开了燕京大学,缓缓步行至校外的公交站台。此时正值下午,阳光洒在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略显喧嚣。
饶毅教授早年在美国深造,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才华,在国际生物学界崭露头角,美国的诸多顶尖科研机构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许以极为优厚的待遇和顶尖的科研资源,那是一条能让他在物质和名誉上都收获颇丰的道路。然而,心中那份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报效祖国的强烈使命感,驱使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的一切,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回国后的饶毅教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与科研事业中。尽管他担任院长一职,但他生活极为简朴,将自己绝大多数的收入都无私地捐献给了学校,用以支持科研项目的开展、资助贫困但有潜力的学生以及改善学校的科研教学设施。也正因如此,他直至如今,连一辆属于自己的私人汽车都没有购置。而这次带着张启前往实验田,便只能像普通市民一样,乘坐公交车穿梭于城市之间。
公交车缓缓驶来,车身有些许斑驳,显示出岁月的痕迹。饶毅教授率先踏上公交车,动作自然而从容,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对乘坐公交有任何不适。张启跟在其后,心中对饶毅教授的敬意又增添了几分。
车内乘客不算多,他们寻了一处靠窗的空位坐下。公交车缓缓启动,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和轻微的颠簸,向着实验田的方向驶去。
公交车晃晃悠悠,在城郊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仿佛一位疲惫不堪的行者。车内的饶毅教授和张启随着车身的颠簸而摇晃,漫长的旅途让两人都有些许疲惫。
近两个小时后,车终于在燕京郊区的站点停下,此时天色已暗。此时,天边的夕阳早已落下,夜幕如墨汁般晕染开来,只余下几缕黯淡的余晖还在挣扎着宣告白日的离去。
饶毅教授率先起身,活动了一下略显僵硬的身体,便带着张启匆匆朝着燕京大学在郊区的实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