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紧张,众人都专注地听着杨振宁教授接下来的话。
“曾经有个部门在国内组织了一个所谓的‘学术会议’,在会上大谈特谈《物理之道》,鼓吹这本书架起了玄学与科学之间的‘桥’。当时一个所谓的学者在会场上大放厥词,说什么科学家辛辛苦苦的跋涉,结果发现神学家已经在桥那边了。后来朱某某还受此影响,改成‘科学家爬山,发现某某某在峰顶等候多时了’。这简直是荒谬至极!”杨振宁教授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愤怒与不满,“卡普拉这个人完全是糊涂了,他这种混淆玄学与科学界限的做法会误导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
杨振宁教授稍微停顿了一下,扫视全场,接着说道:“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证、逻辑推理和精确测量基础上的学科。我们通过无数次的实验、观测和数学模型的构建来揭示自然的规律。每一个物理理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验证和反复的推敲,从牛顿力学的经典体系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突破,无一不是遵循着这样严谨的科学方法。
而玄学,往往是基于主观臆想、神秘主义和缺乏实证基础的观念体系。它没有科学所要求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如果将两者随意结合,那就是对科学根基的动摇,会让科学研究陷入无根据的臆测和混乱之中。我们搞科学研究的,必须要坚守科学的严谨性与逻辑性,不能被这种错误的观念带偏。”
台下的听众们面面相觑,一些年轻学生原本对这类跨界结合的书籍抱有一些好奇与期待,此刻听了杨振宁教授的解释,心中的疑惑豁然开朗,不禁连连点头,对杨振宁教授维护科学纯粹性的坚持深感佩服。
而一些资深学者则纷纷点头,他们深知科学与玄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杨振宁教授的话无疑是在扞卫科学的纯粹性,也为他们在日后的教学与研究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与晚辈提供了清晰有力的依据。
此时,有几个人悄悄地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他们想记录下杨振宁教授的观点以便后续深入研究探讨,也想分享给身边未能到场的朋友与同行,让更多人能了解到在科学领域对于这类模糊科学边界事物的态度。
谢郁文轻轻举手,待得到许可后,带着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