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楼顶起脊工程涉及全市三分之一的老旧住宅楼,动辄数亿元的投入,咱们必须慎之又慎。\"
    孙国华深知其中暗藏的风险。在莲花江工作时,他曾处理过一起因偷工减料导致的顶楼坍塌事故,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市面上不少施工队为了压缩成本,在防水层厚度、保温材料质量上动手脚。咱们花大价钱做的惠民工程,绝不能变成"面子工程"!\"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会后第二天清晨,孙国华就带着住建局班子成员直奔城东的向阳小区。这个五年前完成顶楼改造的小区,如今部分楼栋的防水层已出现开裂,雨水顺着瓦片缝隙渗入墙体。踩着斑驳的木梯爬上六楼,孙国华用手触摸着潮湿的天花板:\"你们看,当初改造时号称使用了进口防水材料,现在连普通防水涂料的寿命都不如。\"他转头严肃地对住建局局长说:\"马上叫停所有前期筹备工作,没有成熟方案,这项工程绝对不能上马。\"
    孙国华指示在场的住建局副局长侯富贵牵头成立专项调研组,重点研究顶楼起脊工程的质量监管与施工标准。侯府贵副局长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连夜组建了由建筑专家、质检人员和社区代表构成的12人团队,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调研组跑遍了市内五个已完成顶楼改造的小区。在彩虹小区,他们发现采用\"全过程监理+居民监督员\"模式的楼栋,五年后依然保持良好状态;而在另外一个小区,因缺乏监管,改造后仅两年就出现大面积漏水。这些鲜活的案例被一一记录,形成了详实的对比分析报告。
    与此同时,侯副局长带领调研组深入滨城本地的建材市场和施工企业。在一家防水材料厂,他们发现某批次防水卷材的拉伸强度远低于国家标准;在与施工队座谈时,有人坦言:\"要是按规范施工,利润空间至少压缩40。\"这些信息让调研组更加意识到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紧迫性。
    经过几天时间的认真调研,侯富贵带着二十多页的调研报告交给孙书记。方案中创新性地提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即随机抽取施工企业、随机选派监理人员,全过程公开施工信息;同时设立居民质量监督小组,赋予其停工整改建议权。看到方案中详实的数据和可操作的举措,孙国华终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1981:开局带女知青吃鸡道界天下官道之绝对权力老婆身家都千亿了,我该不该躺?举报我卖假药,病情复发你哭啥?直播算命养三崽,大佬们抢着当正宫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抗战:通电全国,出关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吴云肖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