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而第二种说法则是,方腊不是什么中小地主家庭出身的人,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百姓,出生在农民家庭;他家也不是本地人,而是因为家乡灾荒、随着家人一同逃荒到了这里,投奔方腊的姑婆。】
    【不仅如此,由于家境贫困,没有什么土地,他还是一个雇农,被人雇佣来干活,干活的地点就是在当地一个地主的漆园之中。】
    【是的,这就是关于方腊出身背景的两种不同说法,而这两种说法之所以能够长时间争论而不分高下,则是因为它们确实都各自有一定的史料支撑。】
    【作为后来人,我们也没办法确切知道方腊本人到底是什么出身背景了,除非能够发明一些穿越时空的机器……】
    “……”不少朝廷官员人看到这个出身之谜,都陷入了沉默。
    这上面说到的这种,连搅风搅雨搞出来这么大动荡的起义军首领,民变头子,造反头头的出身背景都搞不清楚的情况,还真的很有可能发生。
    没错,很有可能。
    毕竟,按照北宋当时的那个情况,人口流动并不算很少,至少要比不少朝代严格限制的开国时期要流动频繁得多;同时,官府又处在那种只知道捞钱、讨好皇帝、讨好上司的大环境下,根本没有多少人还老老实实严格做事……
    这样下来,对于某个人到底是不是当地的人,是不是逃荒过来的,是不是……还真的极有可能搞不清楚。
    毕竟,人家逃荒过来,那还是直接投奔亲戚,和那种举目无亲的还不一样。
    甚至,就算真的是举目无亲之人,官府也可能在事后根本搞不清楚这个人到底是逃荒过来的还是当地人——因为,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官府之中的户籍记录可能多少年都不更新的。
    虽然这完全不符合朝廷的要求,但是吧……
    会认为方腊可能是世代居住在此、还拥有一座漆园,也是同样的道理,地方上的户籍记录多少年不更新,或者,可能这个漆园的主家也姓方……都有可能造成这种记录不一、出现争论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关于方腊如何组织起义。】
    【而关于这一点,同样存在一个谜团,也就是一个争议。】
    【关于这个争议,又和方腊出身背景的争议有些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踹翻渣男后,她被太子爷壁咚了权力之巅废我皇位,我不要了怎的还急眼了重生之无极天尊当我血包?连夜跑路攀高枝登凤位重生八零:清冷军医被兵王宠上天全球警告,那个男人下山了风雪夜一尸两命,重生后我母仪天下重生1965,我扫地就能获得物资封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