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做了一件事情:上书,逐条赞扬蔡京所推行的所有政事,同时攻击现任宰相。】
【事实证明,王黼这一次站队站得非常正确,对赵佶的心意揣摩得也很妥当,没两天,蔡京再次担任宰相,并且感激王黼帮助了自己,于是,王黼得以迅速升官,成为了御史中丞——此时,距离他中进士担任司理参军不过两年时间。】
【但后来,王黼和蔡京闹翻,被贬官,可是王黼此人还是很有手段,在因为父丧而辞官守孝五个月后,他被起用,,后来又被人秘股屋内了中书侍郎、尚书左丞。】
【在宣和元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特进,少宰,也就是右宰相——从通议大夫直接跨越八阶,成为宰相,在宋朝开国以来前所未有,荣宠至极可见一斑。】
【成为宰相后的王黼,趁着蔡京辞官的时候,表面上顺应人心,彻底反对蔡京的所有行为,不论是方田、还是医学算学之类,以及茶盐钞法等等……天下人都称赞他是贤相。】
赵匡胤也感到头晕目眩了。
事实上,从这个故事一开始的时候,他就时常会感到头晕目眩,甚至到现在已经有了些许进步——最开始的他,在头晕目眩的时候,是真的感觉自己可能会突然晕过去,倒在地上。
但现在的赵匡胤,他已经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头晕目眩依旧会头晕目眩,但是那种自己可能会突然栽倒在地上的感觉已经没有了,他觉得自己站得非常稳当,一点也不用担心会倒下。
这大概还是因为刺激的多了,经验丰富了。
不过,王黼这么个人的情况,以及赵佶对王黼的态度,也还是让赵匡胤觉得大开眼界。
从这一系列官场生涯可以充分看出来,王黼这个人确实是极其善于揣度人心,讨好他人——而且讨好的水平也很高明,不至于让人觉得过度,甚至应该是能够做到不着痕迹地讨好的那种。
所以,虽然被盖棺定论学问不多,水平不高,但王黼就是能够一路升官,还升得飞快,并且在和蔡京闹翻之后,还能够重回朝堂、更进一步。
这种人,确实也不多见;而作为皇帝和作为一个人,赵匡胤也承认,确实他也会喜欢这种能够做到讨好自己、非常贴心的大臣——但是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