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们以为可以大赚特赚之时,夏州城主府发布了一条通告,说是夏州城要对所有商贾收税,并且制定统一的货物交换标准。
一时间,夏州城人心惶惶,生怕最后一个挣钱的边城也被朝中贵人盯上。
然而,正当他们惶惶不安之时,一条只有半张的细则流落民间,引得所有商贾传抄。
“什么,三斤盐只能换一只羊了?”
“还有,一个瓷碗只能换一条羊腿了?”
“木碗也掉价了,以后再也不能用一只木碗换一头牛了……”
“等等,最后这条是啥?”
“商贾可以根据纳税额,去高阳商会兑换税额十倍的货物?”
“天呐,这可是大好事!”
“天下谁人不知高阳商会的货物值钱?”
“不论是香皂,还是火柴,亦或者琉璃灯,只要运到草原上都能卖大价钱!”
虽然商贾们对于夏州城的贸易定价非常反感,但因为有了高阳商会的补充,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还都只是开始。
在夏州城开始明码标价,确立每一样货物的正确交易价格后,草原上的部族、商贾就跟疯了似的蜂拥而至。
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商贾涌入,不论他们有多少货物都会被抢购一空。
直至此时这些商贾才明白,城主府之所以制定这些规则,原来是为了让他们赚更多的钱……
虽然他们的单个利润低了,但架不住交易量比以前翻了十几倍。
最后一算赚的钱非但没少,反而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正当所有商贾都在夏州城大赚特赚之时,没人注意到夏州城的军队正在悄然变少,甚至最后除了几百看守城门的官兵,剩下军队都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