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担心一直说着这事,宋元就一直紧张,干脆岔开话题,“怎么没看见雁行?”
“她去看铺子了。”
杨氏神情一下很复杂,又开一家铺子呢,还是名贵的蜀锦铺子,还是专做富贵人家的生意。
当日听罗雁行说后,她就很心动,也想到城里来做事,可她还没来得及张口,钱氏就一口应承下来。
她眸光闪了闪,关心道:“新铺子开起来,事一定很多吧?还需要雇人吗?”
宋英一眼看出她的心动,也不与她虚为委蛇,直接道:“怎么,二婶也想来城里做活?
按说呢,宋天在衙门里当差,大小算个官,你们就是在城里买房,搬来城里住也没什么,只是一定要安排好家里的事情,田地可不能荒废,否则,可是要吃牢饭、吃板子的。”
杨氏跃跃欲试的心一下就凉了个彻底,家里男人要去捉黄鳝,只在农忙季搭把手,李氏又年迈,家里地里的活主要都是她来做。
见杨氏歇了心思,宋英又给她递了个台阶:“蜀锦工艺复杂,一个月能织出来的数量也有限,又主要是卖给官家太太们,这开始几个月,怕是还没摆上货架,就都被各位太太们定走了,也没什么可忙的。”
杨氏讪讪下了台阶:“这样啊,这些精贵玩意儿我们也不懂。”
歇了一阵,宋英便带着他们去嘉湖书院,一路上,难免被路边店家询问几句。
宋英道明今儿不去医馆,要带家中小弟去嘉湖书院考试,又介绍李氏等人,街坊们便免不了将李氏等人好一通夸。
直说她会养孩子,以后就等着享清福云云,给李氏夸得心花怒放,人生第一次在城里挺直脊背,风光了一把。
“诶,这不是小宋大夫么,你这是陪家里亲戚过来?”一到嘉湖书院,门房就认出了宋英,含笑打招呼,目光从他们一行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穿着学子衫的宋元与赵子良身上。
宋英同样笑吟吟的,指了指宋元,“这是我小堂弟,在我们乡里的社学念了几年书。”
又指了指赵子良,“这是我们同村的兄长,他们先前已经来书院报过名了。”
“令弟一瞧就是个会读书的,”门房张口就夸,又起身在前面领路,“我带你们去,趁手的文章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