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本太子只是提出一个方向,具体职权如何明确,升迁的条件如何,进士考核是否要增加一些东西,那就得靠诸位相公来确定了。”赵谌喝了口茶,然后说。
    宰执们纷纷点头,很显然的是,太子这就是表明了自己不会插手这件事了,也就是说,不会对他们的权力有什么侵蚀。
    而这样的改制要是做成了,朝野官员的风貌,那必然是焕然一新!
    混日子的官员虽然也有,然而不是每个官员都会这样的,而且赵谌也没有想要现在动他们。
    当然了,这样的改革,千头万绪,还要和科举配套,要讨论出来,也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讨论出来的问题。
    不过还好,现在宰执们大多数还是一心为公的,他们也深刻的体会到了,任何改革,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吏治,这个吏治指的不是吏员,而是整个官场。
    官场风气好了,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
    而职权的划分,本来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大宋开国是有些不正的,毕竟逼迫孤儿寡母得到的天下嘛,所以太祖重用士大夫,杯酒释兵权,还有官员数量众多等等,都是为了分散相权,从而让皇权得到更多的统一。
    整个中国的封建史,就是皇权不断剥夺和分离相权的历史。
    相权越被分散,君权就越集中,发展到明清是巅峰,那个时候官员的权力基本上不可能对皇帝造成威胁,明朝动不动就有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还能将权力掌握在手中,就是这套制度的精妙之处了。
    赵谌提出要求之后,还附加了一句。
    “军权与政权要分割开,枢密院由官家直管,武官只负责带兵打仗,文官只负责提供军需,双方都不得向彼此插手。”
    这一条,当然也很有必要。
    保持武将一定独立性的同时,也避免了他们会造反作乱的可能,但是也不是让文官把武官给管死。
    管死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金人南下。
    军权直属皇帝,那文官就不能造反,武将只能听从皇帝的命令去指挥军队,那他们同样也失去了造反的根基。
    社团不能一家独大,要制衡。
    至于调整中的慢慢来,不能一次性的把所有改革都完成这种事情,大家都是成熟的政治家,不会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暴富!从位面商店开始睡觉就穿书,世界疯了吗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离婚后惹大佬沦陷,前夫破防了雾色难捱段海鹏的奇异手札以你为名的光芒之新生认鬼做母:他真不按套路出牌重生2010:我垄断了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