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黄帝和岐伯坐在一棵老槐树下,泡着上好的龙井,开始了他们的日常“医学脱口秀”。
黄帝呷了一口茶,悠悠地说:“岐伯啊,你说这脉诊啊,真是神奇得很。有时候,我摸着脉,感觉挺顺畅的,但病人却一脸痛苦,说自己浑身不舒服,这事儿你怎么看?”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那笑容仿佛能治愈一切疾病似的,他捋了捋长胡子,故作神秘地说:“这事儿啊,得从脉象的‘从’与‘不从’说起。脉象‘从’,就好比是臣民顺从君王,一切顺利,按部就班。但要是这脉象虽然‘从’,可按下去却软绵绵的,像是个泄了气的皮球,那就得注意了。”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疑惑地说:“软绵绵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脉象还会装腔作势,欺骗咱们这些老中医?”
岐伯一听,差点没笑喷出来,他拍了拍黄帝的肩膀,笑道:“黄帝啊,你这想象力也是没谁了。脉象哪会装腔作势啊,它这是在给我们传递信息呢!脉象软绵绵的,说明阳气不足啊,就像是冬天里的太阳,看着挺亮堂,其实一点不暖和。”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但又忍不住问:“那所有阳脉都这样,是不是意味着病人全身阳气都缺啊?这也太夸张了吧!”
岐伯老先生又是一阵大笑,他指了指天边的云朵,说道:“黄帝啊,你看那云朵,有时候看着挺大挺厚的,其实里面都是水汽,轻轻一碰就散了。脉象也是这样,看着挺顺,其实里面阳气不足,就像是个空壳子,中看不中用。”
黄帝一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感叹道:“岐伯啊,你这比喻真是绝了!这么说来,脉诊还真是门艺术,得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岐伯点了点头,补充道:“没错,脉诊就像是读一本无字天书,需要我们用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