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岐伯,你这解释,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那这么说来,针灸这事儿,还真得是个技术活啊!”
岐伯点了点头:“没错,陛下,针灸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得好好学,好好用。不然,嘿嘿,那可真是‘针’到用时方恨少啊!”
黄帝一听,连忙点头:“对对对,岐伯,你说得对。看来,我这以后啊,得多跟你学学,不然,我这身上的小毛病,可就得找上门来了!”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陛下,您这可是抬举我了。不过,学针灸这事儿,还真得下功夫。咱们人体的穴位啊,那可是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每个穴位都有它的作用,你得记住它们的位置,还得知道它们能干啥,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手到病除。”
黄帝接着又问岐伯:“岐伯啊,我这心里头老有个疑问,就是想不通针灸时如何判断病人的病情,你能不能给我说道说道?”
岐伯一听,嘿,这可是个大问题,得好好给黄帝解释清楚。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皇上啊,这事儿说来话长,咱们先从望诊开始吧。您看一个人,首先得睹其色,瞧瞧他的脸色咋样,红润还是苍白,泛黄还是发黑,这都能看出点问题来。再察其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嘛,看看眼神是否明亮,有没有血丝,瞳孔大小变化,这些都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心想:“这望诊还挺有意思。”
岐伯接着说:“然后呢,知其散复,就是观察他的精神状态,是萎靡不振还是精神抖擞。一其形,就是看看他整体的体型,是胖是瘦,肌肉是松软还是紧实,这也能反映他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最后听其动静,就是听听他的声音,是洪亮还是沙哑,呼吸是否顺畅,这些都能给出一些线索。”
黄帝听了,频频点头,觉得岐伯说得在理。
岐伯又接着说:“说到针灸,那还得会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这尺寸啊,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