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页
着他的岐伯说:“岐伯啊,你说咱们人体的这些经脉,有大有小,血呢,有多有少,皮肤呢,有厚有薄,肉呢,有软有硬,就连那膝盖后头的腘窝,也是有大有小的。这些能不能像量尺寸一样,给标准化了呢?咱们以后针灸的时候,也好有个准儿啊!”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于是他慢悠悠地捋了捋胡子,回答道:“黄帝大大啊,这事儿呢,其实还真能办。咱们要找的那个‘中度’,就像是衣服的中号,大多数人都能穿,既不太紧也不太松。当然了,这里的‘中度’是指那些身体还算健康,肌肉没咋掉,血气也还旺盛的朋友们。你要是非得拿那些瘦得跟竹竿似的,肉都快掉光的人来说事儿,那咱们这尺子可就没法量了,针也没法扎了,对吧?”
    黄帝一听,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岐伯你说得太对了!那接下来呢?咱们怎么给这些‘中度’的朋友们量尺寸呢?”
    岐伯微微一笑,说:“这事儿啊,咱们得用上中医的‘五字诀’——审、切、循、扪、按。听起来像武林秘籍里的招式,其实啊,就是咱们中医诊断的一套流程。”
    “首先呢,‘审’,就是得仔细观察,看看病人的面色、舌苔啥的,心里先有个底儿。然后呢,‘切’,就是咱们常说的切脉,通过脉象来判断身体内部的情况,比如气血是不是通畅,脏腑功能咋样。接下来,‘循’,就是顺着经脉的走向,用手轻轻地摸一摸,感受一下有没有哪里特别不对劲儿。再往后,‘扪’,就是稍微用点力按一按,看看病人疼不疼,哪里比较敏感。最后,‘按’,就是更深层次的按压了,这主要是为了找到那些隐藏的痛点或者结节,这些都是咱们针灸的重点对象。”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道:“岐伯啊,你这五字诀听起来简单,实则奥妙无穷啊!那按照这套流程下来,咱们就能准确地给病人制定针灸方案了吗?”
    岐伯摆摆手,笑道:“黄帝啊,您可别急着下结论。咱们中医讲究的是‘因人制宜’,就是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就算是两个人看起来症状差不多,但可能一个是因为气血两虚,另一个却是湿热内蕴,那治疗起来能一样吗?所以啊,咱们在量度完尺寸之后,还得看看病人的寒、热、虚、实,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来调整针灸的力度、深
第(4/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不败战神荒年,我带百亿物资助将军造反了重生成蛇,从皮皮蛇开始打爆诸天我的毕业旅行:意外捡到个逃跑的女明星废土:新纪元诱她深陷,钓系总裁他明撩暗哄新婚夜绿我?我改嫁他疯了欺耳你养外室?我改嫁权臣生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