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文房创新大赛的余温未散,文具革新的浪潮已如潮水般漫延至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在应天府的夫子庙前,新设立的"文宝集市"热闹非凡。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买自动研墨机,读书不用苦磨墨!""绣花香囊墨,写得一手好字,还能熏衣!"的叫卖声格外引人注目。摊位上,造型各异的文具琳琅满目:有能调节笔尖粗细的"如意笔",转动笔杆上的旋钮,便能在楷书与行书之间自如切换;还有绘着《千里江山图》的折叠书案,展开是气派的书桌,合拢后不过半臂之长,书生们争相抢购,笑称"背着江山赶考去"。】
    【"这位公子,看看我们的"纠错石"!"一个机灵的小商贩拦住了身着青衫的学子,举起一块莹白的石头,"写错字不用涂,轻轻一擦就干净,比雌黄好用十倍!"学子将信将疑地试用,发现石面划过宣纸,墨迹竟真的消失无踪,大喜过望:"妙极!有了这宝贝,再也不怕试卷脏污被先生责骂了!"】
    【紫禁城的御书房内,朱由检正饶有兴致地把玩着各地进贡的新奇文具。来自徽州的墨匠呈上"会开花的墨锭"——墨锭入水后,竟缓缓绽放出莲花状的墨花,在砚台中晕染出独特的纹路。"陛下,此墨用了最新的制墨工艺,书写时墨色层次分明。"墨匠兴奋介绍。朱由检大笔一挥,写下"万象更新"四字,墨色浓淡相宜,不禁抚掌赞叹:"小小文具,竟藏着这般巧思!"】
    【这场革新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文人雅士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诗会,转而举办"文房雅集"。苏州的园林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正在进行。宾客们各自展示珍藏的新式文具,比拼书写技巧。有人用"夜光笔"在暗处题诗,墨痕闪烁如星;有人以"香墨"挥毫,字迹未干,清雅的兰花香已弥漫全场。主持雅集的老学士感慨:"昔有曲水流觞,今有文宝会友,妙哉!"】
    【在民间,文具甚至成为了定情信物。杭州的绣娘将心上人名字绣在笔套上,配上精致的香囊墨,作为传情之物;金陵的书生则亲手制作刻有恋人名字的砚台,寄托相思。月老祠的签文中,还出现了"文房相伴,笔墨传情"的吉语,引得无数青年男女竞相求签。】
    【然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市面上的文具良莠不齐,出现了不少粗制滥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的极品尤物姐姐我的抗战有空间只给钱不回家的老公忽然回来了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开局三十二岁,老夫人智斗全府世间诡异时代:从丧尸末日开始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借我一缕阳光财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