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消息传开,杂技艺人、镖师、甚至街头卖艺的都来定制专用鞋,阿柱的工坊门口整日排着长队。】
    【深宫之中,朱由检看着各地送来的革新样品,忽而想起幼时在民间蹚水弄湿鞋袜的狼狈。】
    【“来福,”他摩挲着一双孩童款的虎头踏云履,“传旨下去,给天下贫苦孩童每人发两双过冬鞋。再设‘童履巧思奖’,看谁能做出又暖又耐穿的小鞋。”】
    【半年后,“童履大赛”的获奖作品令人眼前一亮:猎户之女设计的“熊爪棉鞋”,鞋底仿照兽爪形状,雪地行走不易摔倒;农家小子发明的“可生长鞋”,鞋头能抽出夹层,孩子脚长了也能穿。】
    【当这些带着体温的巧思之作送往各地,朱由检站在宫墙之上,望着京城街巷里奔跑的孩童——他们脚下的鞋子或绣着牡丹,或镶着铁掌,或散发清香,却都实实在在地踏在了干爽的道路上。这场始于“足下”的变革,正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大明的每一寸土地。】
    ……
    洪武位面
    朱元璋拿着士兵磨损严重的布靴,语气温和却透着忧虑:"徐达,将士们南征北战,鞋子总这么容易坏可不行。刘伯温,你熟悉典籍,可有好法子?"刘伯温翻看着《齐民要术》,沉思道:"书中记载用动物筋线缝制鞋底,或许能更耐磨。臣建议设立制鞋工坊,统一制作标准。"
    徐达拿起靴子仔细查看:"末将觉得可参考马鞍的鞣皮工艺,让皮革更坚韧。再在鞋底加层毛毡,行军时也能暖和些。"常遇春笑着补充:"要不做成可拆卸鞋底?坏了随时能换,省得总费材料。"朱元璋点头:"就这么办,先给先锋营试点,好用了再推广。"
    永乐位面
    朱棣把玩着西洋进贡的软底便鞋,对郑和说:"你屡次出海,见过不少异国好物,可有适合长途航行的鞋履?"郑和展开手记:"陛下,臣在波斯见过用骆驼皮制作的靴子,防水又耐穿。若结合我朝的编鞋工艺,或许能有新突破。"
    解缙在旁提议:"臣以为可在鞋帮绣上星象图,既美观又能辅助航海辨识方向。"姚广孝则建议:"制鞋用料当节俭,可用旧船帆改造,也算物尽其用。"朱棣欣然道:"即刻让工部研制,命名为"宝船履",出海船队每人配两双。"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重生:开局和校花共睡一床陆一鸣苏蓉蓉陆一鸣苏蓉蓉重生抄家流放前,我搬空金库种田虐渣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俗人驴大宝,种田修仙在突破真嘟假嘟?剑帝重生成废材?我的抗战有空间阿姨认错亲后,我成了豪门假少爷?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兽夫每天都在修罗场文娱:分手是你,我成天王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