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食艺科举的余温未散,由炊具与调料引发的变革,已悄然渗透到大明的各行各业。】
    【在江南织造局,绣娘们围在新式“蒸汽熨烫机”旁啧啧称奇。这台由铜匠陈阿铜改良的机器,利用双层蒸锅原理,将滚烫蒸汽通过铜管喷出,褶皱的绸缎瞬间平整如镜。“以前用烙铁熨衣,稍不留神就烫出焦痕!”领头的绣娘王巧云抚摸着泛着柔光的衣料,“现在半柱香就能熨完一匹布,接的活儿能翻倍!”】
    【与此同时,漕运码头传来新需求。】
    【“大人!”漕帮首领拍着装满粮食的麻袋,“运粮船最怕受潮发霉,能不能做个能烘干粮食的家伙什?”】
    【年轻工匠赵大柱盯着厨房的风箱和铁锅,突然拍手:“有了!把铁锅改成圆筒,用风箱鼓风加热,粮食倒进去转着烘!”】
    【三日后,“滚筒烘干机”问世。转动木柄,筒内的稻谷随着热气翻滚,半日就能烘干百斤粮食。漕帮众人见状大喜:“以后运粮再也不怕阴雨连绵!”】
    【这场变革甚至惊动了边塞军营。】
    【“报——!”传令兵策马疾驰至足安监,“将军说,普通炊具在战场上生火冒烟,容易暴露!”】
    【老铸铁匠李铁锤皱起眉头:“不生火,难道吃冷食?”】
    【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却想起家乡的“火折子”,改良成“燧石点火器”,又结合行军炉设计出“无烟灶”——灶台下方加装陶制烟道,烟从地底排出。当士兵们用无烟灶煮出热粥时,将军热泪盈眶:“有这神器,将士们再也不用饿肚子打仗了!”】
    【但革新也带来了新的矛盾。】
    【“陈师傅,你这蒸汽熨烫机抢了我们浆洗坊的生意!”数十名洗衣妇堵在工坊门口,举着木槌喊道,“大家都用机器了,我们靠什么吃饭?”】
    【陈阿铜急忙搬出新研制的“自动搓衣板”:“姐妹们试试这个!转动齿轮就能搓洗衣物,比手洗快十倍!你们可以接更多活儿,赚得只会更多!”】
    【在争议声中,民间智慧持续迸发。】
    【“掌柜的,能不能做个能冰镇酸梅汤的箱子?”茶楼小二擦着汗问。】
    【木匠王木生受到双层蒸锅启发,打造出“冰镇箱”——双层木箱中间填充棉絮隔热,内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海钓失事后,我被富家千金赖上了穿越:我成了女主的羁绊对象认亲后,真少爷杀疯了肆刀行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师娘,我真不想下山啊!长公主今日驯服萧督主了吗?八零娇艳美人,离婚夜硬汉破门强宠官道之绝对权力殉葬三年,弃女归来杀穿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