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7)页
    暑假的燕北大学校园显得空荡荡的,自从加强了安保,游客需要预约进入之后,寒暑假期间的游客根本无法跟上课时的景象相媲美。
    其实留校的研究生还是很多的。
    有个冷知识,在华清跟燕北这样的超级高校,对于寒暑假已经脱敏的研究生们其实要比普通本科生要更多。
    每年寒暑假,其实还有很多研究生都呆在校园里,这也是超级高校哪怕寒暑假期间,图书馆也会开放的原因。
    只不过这些研究生大都没有本科生那么闲。比如像刘浩师兄那样,天天泡在实验室里,有点个人时间,必然选择是回寝室休息,狠狠睡他个三、五天,压根没时间在校园外闲逛。
    像刘浩师兄这样的研究生其实很多。
    每天的生活要么是在图书馆里查文献,读资料,要么是在实验室里为自己的未来打拼。
    庞大的科研压力,才是校园略显冷清的罪魁祸首。
    在乔喻帮助刘浩做材料计算的时候,其实他也曾对这种工科科研有过许多误解。
    比如很多实验室成果也许就是来自于突然的灵光一闪,或者某个实验室意外。
    这种刻板印象来自于小时候的教育跟他的亲身经历。
    比如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想到了万有引力。他在跟张远堂交流过后,想到广义模态公理体系…
    又比如弗莱明研究葡萄球菌的时候因为培养皿意外被青霉菌所污染,从而发明了青霉素。
    但接触了刘浩之后,乔喻才发现绝大多数的科研成果其实就是靠枯燥繁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停重复,才做出来的。
    新材料、基因编辑、各种物理实验,乃至于新式火箭、登月工程…
    每个小数据点的细致研究,每次微调实验条件的积累,枯燥的无数次重复,最后才能铸就经典。
    这听起来很卷,不过乔喻觉得卷的方向错了,那不叫卷,叫无用功。
    所以大家也许需要一种新的卷法。只要大家依托在他周围的人能不停卷出新的成果,不管是田导还是袁老就不会老觉得他没干事…
    教马列的老师说了,在当下的历史阶段,数学研究还是要尽量为了应用而服务的。
    乔喻深以为然。
    最重要的还
第(1/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福运小农女,重生旺满门史上最强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最强废材崛起陆仁云青瑶陆微云云将雪最强废材崛起陆微云云将雪最强废材崛起铁雪云烟红颜助我证长生为你入狱,你却提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