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礼部尚书刘晨开口道:“陛下,此一题已考较众人安邦大略,接下来一题,关乎律法。如今我朝律法虽备,但时有不法之徒钻空子,若尔等为官,如何完善律法,确保公正?”
秦钟出列,恭敬说道:“大人,律法之要,在于严明。《唐律疏议》乃律法之典范,其条目清晰,赏罚分明。我朝律法当以此为鉴,细化条款,减少模糊之处。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使律法得以切实执行。再者,可设立监察机构,监督官员执法,防止徇私舞弊。如此,律法可完善,公正可保。”
练九安接着说道:“大人,律法不仅要严明,更要顺应时势。时代变迁,社会情况亦有不同,律法当与时俱进。汉承秦制,但又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损益。
我朝律法也应如此,定期修订,以适应新的实际问题。而且,要注重律法宣传,使百姓知法守法,如此方能从根本上维护公正。”
车玉堂也上前说道:“大人,完善律法需集思广益。可召集各地贤能之士,共同商讨律法之不足。
同时,借鉴他国律法之长,补我朝之短。如古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学习他国长处,使赵国强大。我朝律法亦应如此,博采众长,方能完善。”
林羽轩、贾兰、贾芸等学子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从道德与律法的关系论述,有的从司法程序的公正阐述,各有亮点。
杨起与刘晨认真聆听着众人的回答,不时点头。
待众人回答完毕,杨起站起身来,缓缓说道:“今日殿试,诸学子皆展现出非凡才学与见识。
朕心甚慰。经朕与刘尚书商议,今定三甲名次。
康近贤,才识卓越,见解独到,安边抚民之策切中要害,定为状元,入翰林院!”
康近贤大喜,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赵听涛,恩威并施之论,颇有见地,律法之议亦有可取之处,定为榜眼,入兵部听用!”
赵听涛亦跪地叩谢:“陛下隆恩,臣必为陛下分忧,为国家效力。”
“苏沐阳,重视人才与文化交流,所言极是,定为探花,入礼部听用!”
苏沐阳激动不已,伏地谢恩:“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