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威继续不遗余力地加强边防建设。此时,罗昌与罗英兄弟来到边关。罗昌,年逾不惑,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但他的眼神却依然深邃而睿智,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他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对边防事务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来到边关后,仔细观察局势,而后向李威建言:“李将军,边防之事,不仅要靠武力防御,更要注重与各方的沟通协调。这边疆之地,周边部落众多,他们的态度与动向至关重要。我们可与周边部落建立友好关系,互通有无,以礼相待。如此一来,既能稳定后方,使我们无后顾之忧,又能通过他们获取更多关于外敌的情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威听后,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同之色:“罗公所言极是,我正有此意。只是近日事务繁杂,千头万绪,尚未分身处理此事。罗公的建议,犹如一场及时雨,让我豁然开朗。”
罗英,正值壮年,英姿飒爽,浑身散发着一股勇往直前的英气。他听闻兄长之言,又看到李威为边防之事殚精竭虑,便主动请缨:“李将军,我愿带领一队人马,深入周边部落,凭借我的真诚与智慧,与他们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同时,我自幼研习骑射之术,略有心得,也可协助将军训练士兵,将我所擅长的骑射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提升我军的战斗力。”
李威大喜过望,紧紧握住罗昌和罗英的手,感慨地说道:“有罗公与罗英兄弟相助,实乃边疆之幸,大唐之幸!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边疆必定固若金汤。”
此后,罗英带领着一队精挑细选的人马,深入周边部落。他以礼待人,与部落首领坦诚交流,向他们阐述大唐的友好意愿和共同抵御外敌的决心。经过一番努力,成功与周边部落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为大唐边防争取到了更多助力。部落们不仅为唐军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情报,还在必要时提供物资支持。而罗昌则在后方协助李威调配物资,他心思缜密,对各类物资的储备、运输和分配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同时,他还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完善防御体系出谋划策,与李威一起对防御工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李威与罗昌、罗英紧密合作,如同铁三角般稳固。他们时刻关注外敌的一举一动,根据敌人的动向灵活调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