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轩跪地谢恩:“陛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
领命后的谢轩,即刻全身心投入到筹备工作中。他四处奔走,挑选“崇文馆”的馆址,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了一处宽敞雅致之地。此地毗邻曲江池,风景秀丽,环境清幽,周边文人雅士聚居,正是兴办文化机构的绝佳之所。
紧接着,谢轩广发告示,招募文化贤才。告示一经张贴,便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关注,各地才俊纷纷慕名而来。谢轩亲自参与选拔,对每一位应聘者都仔细考察,力求为“崇文馆”招揽最优秀的人才。在选拔诗词教习时,一位名叫李逸的年轻书生前来应试。李逸呈上自己的诗作,谢轩展开诗卷,只见那字迹清秀,诗句灵动,既有对大唐山河壮丽的赞美,又饱含对民生的关切。谢轩大喜,当即问道:“李公子之才情,着实令人赞叹。只是不知,公子对诗词之道,有何见解?”
李逸拱手行礼,从容答道:“回大人,诗词乃心声之吐露,时代之映照。好的诗词,不仅要有优美的辞藻,更应蕴含深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洞察。在教习诗词时,应鼓励学子用心感受生活,以真情入诗,如此方能创作出动人之作。”
谢轩听后,点头称赞:“李公子所言极是,与我所思不谋而合。欢迎李公子加入‘崇文馆’,日后定能为弘扬诗词文化贡献力量。”
经过一番精心筹备,“崇文馆”终于落成。馆内建筑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各个研习部门一应俱全,笔墨纸砚、乐器道具等设施完备。
与此同时,谢轩着手组织第一次文化活动——“长安雅集”。他向各地文人发出邀请,一时间,邀请函如雪花般飞向大唐的各个角落。接到邀请的文人们,无不欣喜万分,纷纷收拾行囊,奔赴长安。
这日,长安城内热闹非凡,各地文人齐聚一堂。“长安雅集”在“崇文馆”盛大开幕,文人墨客们身着华服,手持诗卷,谈笑风生。谢轩站在馆前,看着眼前的盛况,心中满是欣慰。
活动伊始,谢轩致辞道:“诸位皆是我大唐文化之栋梁,今日相聚于此,实乃文化之幸事。愿大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