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有人迎接,望时依然是韩国公子的装束。军使前往询问,回报说的确是韩国公子。李昙下了车,前往见礼,询问这道路和亭驿的修筑情况,韩公子道:“秦人修之,韩氏利之。何拒耶?”言下颇为自得。李昙心里暗暗摇头,秦军已经把道路都修到这里了,韩人除了还能收税,秦人事实上已经全面接管了端氏。而韩人还沾沾自喜!
    过了端氏城,韩人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了,亭驿中几乎都是秦国装束。虽然只过了端氏十里扎营,依托的驿站就能感受到明显的秦人风格:做事一板一眼,规规矩矩。驿吏先是问了军队的来历,随后又问了带队将军的姓名。在听说秦公子正还在军中,驿吏还专门前往拜访,并验过了傧相的节符。
    随即,驿吏打开粮仓,让李昙派人前来运粮,供应大军所需。李昙问道:“何以故?”
    驿吏答道:“赵使至,自当供应。一驿之不足,当有他驿运之。”
    李昙问道:“一驿有粮几何?”
    驿吏答道:“依律,各驿当备粮三五百石,秣、盐、酱、醋各以分。月末上计于县,各依其耗补之。”
    李昙几乎是以职业的本能计算出,一个驿站可以供应三五千人一天所需:这简直就是一个兵站。如果动员起十个驿站,那就可以供应三五万人了,组织一场不小的战役了。
    李昙当然不会在驿站取用粮食,他的粮食都是由后军辎重自行携带的,出了赵国,绝对只吃自己带的粮食,以避免被敌对势力动了手脚,这是在邯郸时就定下的策略。现在还有端氏,发于秦、韩交界的地方,这种地方各种势力最是复杂,不能不加以小心。
    李昙友善地拒绝了驿吏的好意,各营升火,自行炊食。秦公子府的人住进驿舍,在驿舍内升了火,但没有领取驿中的粮食,也吃自己带的粮食。
    次日启程后,沿途都是平整的夯土路,道路旁边都有驿亭,山边山旁,三五处聚落、连片的田野,弄得赵军士卒(当然是诸赵公子)都感到惊奇了。由于道路好走,加上不管走到哪里都有规格相似的驿亭,这一天行军的路程超出了预期,一共走了约五十里,才在一处驿站周围停下。驿站的驿吏告诉他们,明天走不了多远,就能下山了,下山就到了翼城,那里就是秦国的城池。
    当天夜间,放哨的赵军带来了一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官场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红颜助我证长生天域丹尊苏尘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修仙:开局是个瞎眼乞丐皇冠亦有所属带着空间,躺平青石湾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负鼎乾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