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得知李昙进入武安那一刻起,蒙骜事实上就开始暗中准备迎接赵国使团的行动。无论公子正在不在这支队伍中,这支队伍都是他要接待的:有正主就接正主,没有正主就接分身,接待一事总也跑不掉。
当然,他也关注黄河水路吕不韦的行程。当他看到吕不韦中规中矩地按程而行,而李昙则明显地是在急行军,蒙骜就知道正主肯定在李昙这支部队中。这当然会促使他更加小心地安排接待事宜。
当吕不韦到达大梁附近时,李昙也已经出了峡谷,到达端氏的地界。从这时开始,李昙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蒙骜的观察之下。他甚至知道李昙不食用驿站供应的粮食。蒙骜从这一细节中就得知,赵国送赵正回国是冒了很大风险的,所以李昙要故布疑阵,兵分两路;而他所统领的这一路行踪飘忽,一路戒备森严,几乎无懈可击,不是有经验的军事指挥员,绝对走不出这样的行军来。
赵国派了这样一名著有经验的将军率军前来,这固然表示了赵国的慎重,但对秦国一方来说,无异于一场考验。在这位赵国将军的眼中,可能一丁点疵漏都可能成为致命的缺陷吧。所以蒙骜必须将接待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不给赵国将军丝毫可乘之机。
从山下的道路到翼城,沿途戒严,无一个闲人通过;所有路口、要点均有士卒驻守,连只老鼠也不放过。蒙骜和李昙并车驶入翼城,一路上的严密防护,也向赵人展现了河东的凛不可犯。
入城后,蒙骜将使团成员请入驿馆休息;而将秦公子府的成员请到城主府中。在城主府,赵姬和赵正被请下车。他们虽然说坐的是安车,比一般车乘要舒适不少,但于路颠簸依然让他们倦容满面。翼城令的家眷过来,与赵姬和赵正见了礼,将他们请入后宅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