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十分得意,他相信邯郸的战事应该就这样结束了。燕军溃散而去,主将被俘,还有比这更加完美的胜利吗?
几天后,邯郸使臣发来消息,晋廉颇为信平君,封地是尉文。尉文是何处并无确证,后人认为可能是今天的蔚县。如果真是如此,那尉文可就在代郡!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使臣同时还传来赵王的命令,廉颇在击退了南下的燕军后,立即率军北上,解除燕军对代郡的围攻!栗腹少德无才,就于军前斩首!将代郡的城邑封给廉颇,言外之意当然是鼓励廉颇立即起兵救援,否则自己的封地也将不保!
廉颇对赵王的这个命令大感失望。本来他想击溃了南下的燕军,任务就完成了,谁知道还要北上去救援代郡。难道代郡自己无法坚持吗?
他召开了军事会议,宣布了赵王的命令。那些万人将们一个个叫苦不迭,只有李昙支持赵王的决定:“燕人虽败,而无杀伤。若重振旗鼓,犹为赵害。必也深入燕地,坏其根本,赵乃得安。”
由于有赵王的命令,赵军肯定不能返回邯郸,否则就要按战败论处。就留在鄗城肯定不行,这座小城无力承担大军的供应。大家虽然叫苦,但商议的结果,还是要按赵王的命令,北上救援代郡。但决定推迟半个月,等过了新年再出兵。
但救援代郡这个由头不够响亮,不足以鼓舞士气,廉颇遂改为直捣燕国!
本来准备回邯郸过新年的,现在只能在鄗城过新年了。在邯郸和柏人的双重支援下,鄗城的八万士兵得到了酒肉犒劳。新年后,全军誓师出发,攻打燕国。栗腹及其家人全都成了刀下之鬼,被斩首祭旗,赵军欢声雷动!
过了新年,气候要比半个月前温和一些,虽然依然寒气逼人,但还算可以忍受,起码如刀似的朔风温和了许多。
全军分成左右两路,左路从鄗城取道元氏、东垣,渡过呼沱水后,占领九门,并清剿呼沱水与滋水之间的城邑。右路从鄗城出发后,取道宋子城、肥城,并占领昔阳、下曲阳。在占领滋水-呼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