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石粮自然无法陆路车运。燕王将其装船,从易水入黄河,到大陆泽交割。这时已经进入二月,眼看就要春分,正是春水渐长之时,黄河已经解冻,可以通航了。燕王也没有动用燕国军政的力量,而是花钱雇佣了商船,代为运输,在燕国这样免除了一道劳役,可以安心让士卒回乡,准备耕作(燕国虽然连打两个败仗,但均是自己溃散,真正的伤亡并不大,只要让服役的士卒安心回家,实力并无大的影响);在赵国,避免了燕军压境,自然也能安心。
将粮食船运大陆泽,对廉颇他们来说也十分有利。廉颇与燕王的和议其实是背着赵王进行的,燕王提供的粮食他们可以不告诉赵王,自己留下。如果直接运到邯郸,赵王肯定要分些润走,如果只到大陆泽,这里临近柏人、鄗城,完全可以由廉颇、李昙说了算。
这一次全军都走苦陉一线。顾城的伤员先行出发,而后各部依次而行,李昙带领曲逆的万人直到五天后才撤离,为全军断后。曲逆、顾城、苦陉、昔阳-下曲阳、宋子、鄗城、柏人。由于无需作战,也没有征粮的负担(前面的军队已经号好了房舍),一路行军非常顺利。燕军没有派兵来袭,他们只顾忙着赶紧把散兵游勇都遣散回家。
李昙虽然是最后一个返回的,燕国的运粮船早已经在两天前到达,但这并不妨碍李昙是这一运输行为的最大赢家:只有他所在的柏人才有能力接收这么大的一笔巨财。能够与商人对接,把这些东西接受下来,运到仓库里,目前只有柏人有这个能力,鄗城完全不行。
廉颇到了鄗城,把军队分散驻扎于元氏、鄗城,自己则向赵王书写战报,报告自己已经完成了救援代郡的任务,并俘获了燕军攻打代郡的主将卿秦。等到李昙回来时,赵王的使臣也到了,二人一起接受了赵王的教令:所有士卒就地解散,各归乡里;廉颇和李昙带着诸赵公子返回邯郸,接受封赏。廉颇和李昙领受了命令,说明自己解散士卒大约还要再用十来天的时间。只待士卒遣散完毕,立即返回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