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让太常和宗正共同负责赵正的教育,让卫尉负责选派军事教师,廷尉负责选派法律教师,郎中令负责选派文学教师,治粟内史选派农事教师,少府选派工商业教师,典客选派礼仪教师,太仆选派骑术教师。这些卿士哪怕对赵正有意见,但对委托给自己的公事也不敢怠慢,尽心选派手下最有才能的人充任教师。
太常和宗正安排了充实的课程,报请子楚批准后,就分派下去,其他各卿推举的教师,子楚也一一批准。清明之后,赵正正式开始秦国的学习。
赵正在邯郸曾经跟冯敬学过诗,但这点底子在秦国只能勉强叫认识字。秦国的教育传统不崇尚诗书,而是以法律为中心。第一年的教学内容是法律条文。
秦国的法律包容万象,除了禁止奸宄之外,更多正面倡导性的规定,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一般上先由文学博士教授文字,然后由廷尉解释法律条文,列举相应的典型案件,最后由相应的专业教师指导实际操作。
秦国对于法律教育有丰富的经验,有成熟的教育体系,不仅有自上而下的监督体系,还有自下而上的选拔体系;任何官吏都有依法行事、宣传法律、解释法律的职责,乡邑中有例行的法律课程,如同诸侯的庠学;如果上级在巡查中发现乡邑有人不懂法律,从里到县各级官员都要受罚。与之相应,法律的传授是分层次的,每年一个轮换,逐次深入。
第一年,赵正将各类法律的大义先学习了一遍,并实际演习了各项实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