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形成了洞中有洞的特点。
部分小洞穴已经被保留成为了历史物件供游客参观展示,但部分较为舒适的洞穴,被成片的进行了一定现代化的改造,提供给外来的游客在此体验居住。
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既增加了客人的新奇体验感,也提高了客人消费增加了总收入量,还减少了外部的停车压力,乔治他们为何开房车过来,就是因为早在半年前,这里有限的客房早就被预定满了!
属于是大家都开心的成功案例。
这些大洞穴都有通气口,苏萨人在洞口附近进行了改造,用石头垒制起了石壁,冬季既能减少外部寒冷空气的灌入提高了整个山洞的保暖性,也提高了抵御外敌或者猛兽的入侵。
而大部分山洞内部都有热泉眼,也就是天然的地热温泉,不过现在都被圈起来供游客消费,这一点别吐槽和龙夏人一样。
有钱不赚是笨蛋……
不过收费最高的倒不是泡温泉,而是里面温热的泥浆浴。
就是利用洞内天然温暖的烂泥涂抹在身上,西方白皮非常喜欢这种方式,在他们眼中,这比单纯的泡温泉更有益于他们的皮肤。
对于这些泥浴雷洪汕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看到这些西方白皮们抹得跟个泥人时他就感觉自己的屁股隐隐作痛。
没办法,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在泥塘里玩泥巴搞得比这些人还夸张,屁股上不挨家长几下竹笋炒肉,人生都不完整。
而泡温泉……
刚才在苏的外公家里已经泡过了,人家本地人自己早都接了管道,直接温泉入户。
这样供人居住的大洞穴在这一带还有好几个,在附近几个山里也有同样的山洞,当年的苏萨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定居下来的。
逛完两个较为完整的大山洞,后面的基本上就没啥看法了,毕竟条件都大同小异,无外乎就是大小区别和开发完整度区别而已。
不过在这个参观游览时,就像龙夏国的那句话: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
雷洪汕这一身造型一出现,便立刻引来周围游客的围观。
毕竟之前的雷洪汕只是脸部面容和有些黝黑的肤色偏原住民,而现在这一身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