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千万刀勒研究从北极运回来的冰块切割后产生的触摸手感和手机屏幕手感区别……
这特么的不是乱花钱吗!
到时候一群公知母猪又可以抓着这个事情大做文章说贪腐了。
(注:真实事件,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一下这家企业当年更多夸张离谱的各种实验)
而且各种基础科研机构的研究也是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的,这种基础研究投资大收益少,但却是各个领域又不能缺乏的基础研究,私营企业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龙夏国的国力经济虽然有所提高,但也没富到随便乱花乱研究的地步,对于下面无数个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如此严格审核一个是为了避免研究经费浪费,另外一个就是尽可能的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也就是也许你研究这个项目,有更专精的研究所已经正在研究,并且即将获得成果,这种重复研究肯定是不会获得审批的。
例如搞金属材料的就去搞材料研究,而且一个研究所很有可能只针对某一个领域的研究,也许一个研究所只专精于钛合金,而另外一家研究所则是专精铝镁合金或者是钨合金;科学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越往上的研究就会越专精于某一个很狭小的领域。
而一个新产品的诞生,往往就是无数个这样的细分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最终成为工业产品。
如果不理解的话举个实际例子。
实验室里研究出来成功是一个研究过程;而工厂能批量生产出来,那是另外一个研究过程。
当年的青霉素,发现青霉素的是一位戴嘤国细菌学科学家弗莱明。
而发现青霉素能破坏病菌细胞壁,而人类和动物却没有细胞壁,也就是这玩意具有药用价值的人,却是一位德艺狮汉斯国的生物化学家钱恩。
搞定了前面这两项就能投入生产了?
nonono!!
要把这个科技成果扩大产能,还得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在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不断进行各种试错实验,从泥土、甜瓜、玉米粉、秸秆、豆粉等等无数培养基培养液中试错、挑选最合适的培养物。
最终是戴嘤国的病理学家弗洛里